顧唯賢
摘 要:在老齡化的大背景下,機構養老成為社會養老服務的主要途徑之一,本文試圖從當前機構養老內部體系入手,從社工工作的功能作用,發展定位,工作困境、職業化等方面開展分析,推動養老機構中專業社工隊伍的進一步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社工;養老機構;沖突;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轉型和老齡化趨勢的發展,中國居民家庭養老功能也發生了弱化。許多高齡、獨居、孤寡老人家庭照護已經跟不上需要,對社會化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養老機構的養老比重不斷提高。當前社會養老機構主要有公辦或者私營的各類養老機構,還可以氛圍照護型、療養型、醫養結合型、臨終關懷型、綜合型等老年機構,各有特點,服務內容較為豐富,專業性要求較高,對社工隊伍的工作能錄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一、專業養老機構中的社工服務體系分析
在養老機構中,社工及社工隊伍主要通過其專業理念和手法,提升機構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幫助老人在機構生活中實現“正常化”生活、保持自主和自我選擇,延緩病痛,使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安度晚年。在此目標下,社工及社工團隊的主要功能定位為如下:
首先是老人權益的維護者。養老機構社工,在老年人出入院的整個過程中,在老年人的關懷和精神輔導方面全程參與,對老年人在養老機構中的生活規劃、困難幫助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主要運用社工的價值理念和專業方法在老人的生命輔導、生活照料、社會支持網絡建立、維權與法律保護、老人的團體活動、臨終關懷等方面,具有與醫生、護士一樣的重要作用,他們的行為推動了老人權益實現和維護。
其次是資源的鏈接者。養老機構中的社會工作者在對老人的服務中,起著非常重要的資源鏈接作用。一方面在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的建設中,可以鏈接機構的醫護工作人員、家屬子女、其他老人和志愿者等各種支持資源。另一方面在老人遇到專業化的問題時,可以尋找更為專業的服務途徑,比如社會呼吁,政策溝通,服務協調,專家邀請等。通過服務過程的專門化和細化、資源的有效整合性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專業性。
再次是人員的培訓者。社工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理念和專業方法。工作的核心在與“助人自助”,通過個案、小組等方法提高被服務者自身的能力。這不僅僅能夠運用于老人的服務上,還能夠在養老機構的醫療、護理等各種崗位之間進行運用,因為老人遇到的問題,很多工作人員也會遇到,也需要社工的幫助和輔導。社工通過輔導,可以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服務對象的社工工作水平,從而反過來促進社工工作的提升。
在社工服務的組織形式上,目前養老機構主要是成立社工部門,明確負責人,督導和相關人員工作的責任分工,選派社工下沉到病房開展日常專業服務,在遇到有普遍性的問題和難點問題的時候,通過項目化管理的方式,聚合機構社工人力資源已完成項目為目的做好某項工作。在人員管理方面,主要是建立明確的績效考核制度,通過觀察比較,集體訪談等督導方法,充分了解社工的工作情況和科學的評價。與此相對應,要建立科學的薪酬激勵機制。在社工可接受的范圍內與個人績效掛鉤,促進社工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養老機構社工的工作困境分析
再現行的養老機構社工工作模式下,由于種種原因,社工工作容易產生如下的困境:
首先是定位沖突引發的困境。社會工作在我國屬于新興職業,社會認同程度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現階段還存在將社工與義工、機構社工與社區工作者相混淆的情況,很多人對于社工的專業性并不十分了解,養老機構對社工在養老機構中到底干什么,起什么作用,還不是十分的明確,對社工的崗位界定也有模糊不清。很多機構提出全員社工的理念,認為要拔全部服務人員納入社工隊伍;還有的機構讓專業社工承擔了很多機構管理、宣傳方面的行政性、輔助性工作,讓專業社工做非專業的服務工作,這樣的工作環境與社工的專業化要求嚴重對立,造成了社工的非專業化和專業社工的職業沮喪。
其次是專業沖突引發的困境。社工在養老機構的工作中有時會遇到許多專業價值觀的沖突,比如對失能老年案主的服務過程中,一方面,社工的價值觀和原則要求尊重“案主自決”,另一方面,老年案主有沒有獨立自決的能力,在很多時候社工要面臨著協助或代替案主作出決定的困境;又比如在服務老人的過程中,一個社工往往同時服務幾個案主,在此過程中資源和支持網絡的分配和構建是否應該更加偏向更為困難的案主,或者如何判定案主更加需要某項資源?或者社工被要求遵守忠誠的原則,在服務老年案主的時候必須尊重老年案主的隱私權。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向有關機構公布一些服務情況,或者公布多少,這些都與社工的工作價值觀和原則產生了沖突,造成了工作的困境。
第三機構利益與社工理念沖入引發的困境。社工的工作與服務機構密不可分。雖然當前養老機構大多具有公益性的特點,但是一些機構,特別是私營養老機構的經營者由于發展需要還是有盈利的沖動,而機構的盈利來源則是機構中的服務對象。因此,機構中的社工在工作時就會存在公益服務和機構利益之間做出選擇。比如在老人與機構發生糾紛時,社工的專業價值觀要求維護幫助老人維護權益,這就與養老機構的管理者產生沖突,畢竟社工的職業和收入來源于機構利益息息相關,如果失去了機構的工作,自身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如何做好社工服務?這些難題往往會影響到社工工作的專業性。
三、對社工隊伍建設的專業反思
在當前養老機構的服務體系中,社工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如何把挑戰轉變成機遇,讓社工的專業性和職業化更進一步,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努力方向:
首先是全員具有社工理念。社工作為新興職業發展需要時間,但是推動快速發展的基礎就是要讓社工的理念被大部分人接受并認同。在機構中也是如此。前文提到的定位沖突中很多機構的管理者提出全員社工自不可取,但是這個理念帶來的社工理念的推廣的效果卻不可小視。而這正是機構真正理解和認同社工的開始和契機。作為社工隊伍建設,可以在專業社工的帶領下,加強對其他崗位人員的社工教育和培訓,讓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都成為社工理念的學習者和踐行著,無形之中擴大了社工隊伍,增加了社工隊伍的服務能力。
其次是全方位提高社工的專業性。社工的專業能力包括與案主的溝通能力、干預能力、評估能力、心理輔導能力、資源鏈接能力、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以及對當事人群體的服務能力,在項目化管理的過程中,社工還必須要能夠做好項目的評估管理和組織協調。這些能力需要長期的系統的學習和培養。強調對社工隊伍的專業化培訓非常重要,一方面通過學習和實踐總結提升社工隊伍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在養老機構中的實踐完成社工理論和方法的本土化,能夠解決中國特色的養老問題,讓社工隊伍真正的成為中國養老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后是強化社工督導、輔導和協調。社工督導社會工作督導是專業訓練的一種方法,它是由機構內資深的工作者,對機構內新進入的工作人員、一線初級工作人員、實習學生及志愿者,通過一種定期和持續的督導程序,傳授專業服務的知識與技術,以增進其專業技巧,進而促進他們成長并確保服務質量的活動。在養老機構中社工督導主要是通過輔導督導等方式,及時掌握社工隊伍的情況,對一線社工的工作情況進行指導,特別是在遇到一些職業困境的時候,能夠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用專業的價值觀和方法幫助社工厘清問題走出困境,樹立職業信心。有時社工督導必須與養老機構的管理者做好溝通,通過社工理念來協調機構與老人的沖突,平衡社工的價值觀與機構利益之間的沖突。因此,督導的作用不言而喻,對機構而言建設社工隊伍,不但要在一線社工隊伍上有所加強,還必須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督導隊伍,帶動養老機構社工隊伍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
[2]皮湘林.社會工作倫理的理論視域[J].倫理學研究,2009(2):39-44
[3]仝利民.老年社會工作[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