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山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一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與以往的人才培養不同,更加注重學生的全方位鍛煉,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學生在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方面的全方位提升。本文分析中職學校的現代學徒制模式開展情況,以期提升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前言:
如今社會的變革不斷加快,各行業開始不斷注重人才的吸引,企業需要更多優秀的員工,為企業發展創造出價值,中職學校以往采用的班級授課,無法滿足企業對畢業生能力的需求,特別是在崗位適應力方面,為了讓職業教育與現實需求充分對接,中職學校引入現代學徒制,改善人才培養的模式,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一、現代學徒制概述
現代學徒制是將學校教育與傳統的學徒培養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培養模式,企業與學校簽訂人才培養的合作協議,結合技術人才的培養規律以及企業崗位的需求,學校負責傳授給學生專業的知識以及技能,企業則是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技能培訓。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共同參與到招生、培養以及評價中,讓學生一方面是學校的學生,另一方面也是企業的學徒,學生在畢業之后。對崗位適應力更強,本身的競爭力也更加顯著[1]。
二、現代學徒制的特點
現代學徒制模式的開展中,學生在校期間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后在企業中,深入到真實崗位上,結合實習,加強對專業技能的訓練。學校以及企業雙方簽訂人才培養的協議,對培訓的內容進行確定,并共同參與到招生、培養以及評價中。學生要與企業簽訂學徒合同,在其中會明確雙方的職責,然后企業會安排一名有豐富經驗的師傅,對學生展開全方位的指導。
現代學徒制的特點。首先是校企雙方的資源共享,在人才培養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也幫助企業招聘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其次是學生本身有非常明確的就業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熱情[2]。再次,學校以及企業會組建更加全面的師資隊伍,無論是理論還是崗位實踐,給學生全方位的輔導。最后是知識的傳授者,有更好的平臺對學生展開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需求,選擇合適的組織形式。
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中職學校的實際應用
(一)建立校企聯動的協同育人機制
校企雙方要建立協同機制,在育人方面形成合力。關于企業的選擇,專業的方向以及定位,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匹配,企業為學生提供的崗位,在技能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培訓的內容要足夠充足,企業一些重點崗位的人員,要對學生有足夠的培養能力,企業與學校在距離方面也要有足夠的便利,讓學校對學生展開隨時的跟蹤,企業有一定的規模,在經營管理方面比較規范,有著一定的社會知名度以及信譽。
(二)制定招生招工一體化方案
校企雙方通過完成招生招工方案的制定,明確學生在現代學徒制中,員工和學生的雙重身份。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需要校企雙方在確定統一教育目標的情況下,結合崗位的需求以及教學規律,對專業課程展開合理的設置以及排序,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進行優化。將企業對人才的評判標準作為專業課評價的重要部分。
(三)形成校企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模式
在人才培養方面專業規劃是非常重要的質量保證,校企雙方需要對專業規劃有足夠重視。校企雙方要進行研討,這是現代學徒制得到實施的重要基礎,定期舉行合作研討會,建立校企合作的平臺,企業以及學校雙方要從人才培養的目標、方案以及計劃等各個方面共同研究出合理的結果,培養出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另外企業以及學校在不斷的交流中,逐漸建立雙向選擇的儲備人才庫。
(四)打造校企互聘公用的師資隊伍
現代學徒制的實際開展中,師資隊伍是校內教師和校外的師傅組成,雙方共同參與到對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傳授給學生知識與技能。專業理論以及技能是在校教師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到了崗位實踐的階段,這部分的知識以及技能是企業內的師傅負責進行指導,用師帶徒的方式,承擔學生在職業技能方面的發展,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成長。關于師傅的選擇,主要考慮到理論基礎以及水平,此外師傅要承擔起對學生指導任務,所以師傅要具備足夠的責任心以及表達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不斷成長。
(五)制定現代學徒制管理制度
校企雙方要共同建立合理的實訓環境,運用校企合作的機制,參與到企業的項目制作中,促進學生技能的提升,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學生實習信息通報制度》、《現代學徒學分制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促進育人模式的高效規范運行。在實訓計劃的實施匯總,多數是企業方面負責設備以及技術人員的投入,學校則是復雜提供場地,教學和企業工作實現零距離對接。運用這種現代學徒制的模式,一方面企業可以輔助學校,解決實訓方面資金不足的限制,另一方面企業也收獲了諸多熟悉企業生產以及產品的技能型人才,雙方可以在現代學徒制中,滿足各自的需求,在人才培養方面也達到共同的目標。
(六)確立新型考核評價機制
現代學徒制的開展中,對徒弟進行評價,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一個真正具備技能水平,并且有著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能型人員。學生在校期間要對理論性的內容展開學習,教師會傳授給學生系統性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讓學生在專業基礎方面,得到全面培養。其次是在現代學徒制中,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企業實踐中,經過在企業崗位上的實踐操作,通過實踐考核,成為一個技能型人才。此外是學生對自身的評價,總體上看,現代學徒制的評價機制,需要的是各方面的共同參與,對學生展開全面評價,包括不同崗位的評價標準、小組評價、社會評價以及自我評價,讓學生不斷改正自身的問題,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崗位實踐要求。
結論:
現代學徒制是當下職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的開展需要校企雙方加強合作,并積極探索新的培養模式,使學生在校期間以及在崗位實踐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成為一個合格的技能人才,提升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嵋.基于現代學徒制框架探索交互媒介對非遺文化的傳播與創新——以梁平三絕為例[J].藝術科技,2019 (07):128+186.
[2]徐春紅.“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多方向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現代學徒制模式探索與實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 (03):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