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軍
【摘? ? 要】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將其注意力投予在教學領域。教師們也越發關注自己的教學工作,并不斷探尋優良的教學法。高中是學生們學習的重要時期,學生們在這一時期中的學習能影響他們今后的生活。本文將以自己的教學為例,淺談關于高中生物教學的若干思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41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接受一定的教育,其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質量都能影響他們今后的生活。在教學高中生物時,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的生物學習質量極其糟糕。較其他學科而言,生物是一門較為簡單且有趣的學科,然而很多學生卻始終認為生物是一門較為無趣的學科,并且也沒有投予其全部精力在生物學習中。在高中時期,學生處于“學習時間較緊且學習任務較重”的環境中,在這樣緊張的環境中,追求高質量的教學是每個教師當仁不讓的責任。
一、思維導圖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法,其存在能為教學過程注入新鮮的血液。或許有部分教師對思維導圖教學法還比較陌生,甚至不能接受思維導圖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在一些地區已有部分教師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教學高中生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字面上來看,我們便知道思維導圖是一種以圖示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的方法,也就是說,學生們通過呈現的圖示內容便可以學習相關知識。
(一)思維導圖教學法能簡化教學過程
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我們都知道其課本內容的雜難為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分析高中生物教材,我們會發現幾乎每一章節中都涉及有大量的文字內容,而要想學生們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高中生物教師一般都會一遍遍地講解,采用這樣的方式教學高中生物,只會使教師和學生們都累在其中,而如果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教學課本上的內容則會簡化其教學過程。思維導圖就好似一個知識框架,它包含著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就可以將相關知識點呈現在思維導圖中,以便學生們學習。這樣學生們就可以通過觀看圖示的方式學習相關知識點,同時也能簡化教師的教學過程,相比一遍一遍地給學生們講課本上的知識點,這樣的方式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在教學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即反復地給學生們講某一簡單的知識點,但學生們卻始終不能掌握此知識點的學習,產生這種現象不僅因為學生們自身的原因,還包含教師教學方式的原因,若教師采用較為老套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就會將學生們置于較為繁難的環境中學習,長久下去,只會使學生們喪失生物學習的激情。而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就能讓教師避免在雜難的環境中講課,創造輕松的教學環境。
(二)保證圖示內容的精簡性
思維導圖教學法存在的意義便是簡化教師的教學過程,并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因此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注意圖示內容的精簡性,切勿在思維導圖中出現冗雜的內容,這樣不僅失去了思維導圖教學的意義,還會加大學生們學習的難度。思維導圖是以圖示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因此教學內容的精簡度能決定圖示的質量。要想保證圖示內容的精簡性,生物教師則應該仔細研讀課本內容,并且在研讀課本的過程中,提取其主要的知識點,將其主要知識點呈現在思維導圖中,讓學生們一目了然。當然高中生物教師也應該依據所教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取相關生物知識點,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們學習的效果。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運用課堂導入
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都需要知曉的是,教學的方式應該不斷革新,這樣不僅能適應于新時代的教學,也能俘獲學生們學習的“芳心”。教學法是運用于教學過程中的方法,其能保證教學過程中每一環節的正常進行。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以下這幾個環節,即課堂導入環節、講課環節、課堂總結環節,每一環節都能影響教學過程的正常進行,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并且在這幾個環節中,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對其他環節都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一)課堂導入能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
從字面上來看,我們便知道課堂導入是每一堂課中的第一環節,也就是說,課堂導入是每一堂課的“導航燈”,它不僅能指引整堂課前進的方向,還能影響其他環節的執行效果。最重要的是,課堂導入能決定學生們本堂課的學習態度。在一堂課中學生們是否愿意學習以及學生們對待學習的態度,都可以取決于教師課堂導入這一環節。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高中生物教師都會直接略去導入新課這一環節,認為導入新課這一環節只會耗費教學時間,并且還沒有任何的益處。因此很多教師都是直接“開門見山”,即直接給學生們呈現教學內容。這樣就會導致很多學生一時之間無法接受新課的學習,并且難以保證學習效果。而如果高中生物教師如果能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就會吸引學生們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
(二)以提問導入的方式吸引學生們學習
分析高中生物教材,我們會發現其中也包含有大量的實驗內容,并且據相關資料顯示,學生們更傾于高中生物實驗的學習,因此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都應該重視實驗的教學,并將其合理地運用在教學中。在講《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這一部分時,教師就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安排實驗教學。即上課伊始,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呈現幾張不同的豌豆圖片,一般情況下,生物教師應先給學生們呈現這兩種類型豌豆的圖片,即一張為黃色圓粒的豌豆圖片,一張為綠色皺粒的豌豆圖片,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們觀察這兩粒豌豆的特點,并將其特點板書在黑板上。然后生物教師便依次給學生們呈現四張不同豌豆的圖片,即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這四張豌豆的圖片。同樣地,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們觀察這四種豌豆的特點,并將其特點板書在黑板上。然后生物教師就可以問學生們這樣的問題來進行課堂導入:通過前兩種豌豆的雜交是否可以得到后面四種類型的豌豆?即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們學習,想必很多學生都會投入其精力來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總之,為了保證學生們高中生物學習的質量,生物教師必須革新其教學法。如在教學之前,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即上文所提到的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高中生物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應不斷探究與創新教學法,以教學法促進學生的生物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潔.關于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0.
[2]陳娟.關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若干思考[J].理科考試研究,2013,20(19):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