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屹
【摘? ? 要】本文以當代初中學生的發展需求為依據,認真分析了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常見、難解的問題,并按照科學的原則、初中生的特點和初中物理課程的基本屬性,形成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旨在幫助教師們提高物理教學課堂的效果與收益。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問題?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44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物理應該是學起來難度較大的學科。物理的知識點抽象,難以依靠教師簡單的語言講解展現出來,所以學生學習物理的時候大都處于云里霧里的狀態。而這種狀況則直接對教師的教學策略造成了影響,使得物理教學過程中問題產生的頻率不斷提高?;诖耍P者總結了初中物理教學中最容易出現的幾大問題,并在思考之后形成了相應的應對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幫助教師們早日突破物理教學的難關。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教師主導教學活動的情況未得到改善
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教師會考慮到初中生的思維能力成長尚不成熟,所以會將課堂的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中,無論是在作業分析還是知識講解上,都以絕對的主導權占據著課堂的中心位置,成為學生學習中的“獨裁者”。久而久之,教師的主導地位日漸牢固,學生也在無形之中認同了教師是中心,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觀點。殊不知,教師將課堂主導地位占領之后,學生已經在學習創造性和積極上日漸消沉,他們想要學習,主動學習的意愿被壓制,學生有問無法問,有想法無法提,長此以往,學習積極性和科學探索的興趣也會被消磨掉。
(二)對同類型知識的對比和總結工作未做到位
初中物理的教材內容多,并且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長,同一個知識點所涉及的深度和探究內容也有所不同。同時,物理中往往會出現相似的知識點和公式,然而有的教師在涉及到這些內容時,并沒有主動地去為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對比和比較的框架,或者將同一個知識點的發展過程整理出來,導致學生在學習和運用這部分知識做題時始終處于糊里糊涂的狀態,不論答案對錯都說不出所以然來。教師這部分工作的不到位,為學生構建有效的知識調用體系,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框架結構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學習信心都受到了打擊。
(三)對物理實驗的開發和運用力度不足
實驗作為物理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并沒有被教師很好地重視起來。一方面,教師對待專題實驗的敷衍態度,對學生動手操作機會的壓縮,使得物理教學的完整性被破壞。我們常常能夠看到教師以器材不足、場地不足等為由剝奪學生的實驗機會。另一方面,物理教材中出現的許多公式和概念本身有實驗基礎做支撐,但是教師卻不注重將簡單實驗與理論內容結合,或者鼓勵學生課后自主嘗試,久而久之學生也喪失了實驗的意識和能力,并導致自己在認識實驗器械、開展簡單操作方面出現缺陷。
(四)在培養學生學科情感和價值上有所欠缺
學科情感與價值是一門課程的內核所在,也是教育者將其作為學生主要學習內容的根本目的。但在應試觀點的影響下,絕大多數的物理教師都將眼光投在了如何提高學生物理成績,如何保證工作績效上,而很少會有教師去關注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精神,如何將學科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如何樹立學生學習物理、運用物理的正確態度與方式。教師這種將學科內容與學科價值、課程教育與生活實踐相割裂的做法,不僅使得教學工作缺少了來自日常生活的支撐和幫助,為學生形成錯誤的思維、想法和觀念埋下了隱患。
二、針對初中物理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安排教師和學生課堂的地位,教師應當首先審視自己和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價值和需求,擺正自己的和學生的位置,逐漸擺脫“獨裁者”的思維禁錮,積極地向啟發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轉變。以構建堅實的理論基礎來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做好準備。其次,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堅持以問啟思,既要做到將教學的過程疑問化來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習慣思考、樂于思考,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表達、提問、實踐的機會,逐漸讓學生掌握課堂節奏,最終形成針對學生所需而構建的實用高效的課堂。
(二)通過多種手段構建物理的知識框架
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的內容隨時遷移舊的知識點,將關聯的知識串在一起講解,形成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講解方式,培養學生知識點隨用隨新的良好意識。另一方面,針對教材中出現的相似概念、公式,教師要為學生仔細辨析和整理,譬如溶化與融化的區別在于前者是指固體溶解在水或者其他液體中,后者指冰、雪等受熱后成水。通過這種對比、比較再總結的方式,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思路理清,從而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框架。
(三)創造豐富的實驗展示和操作機會
首先,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重視實驗,要做好用實驗來激發學生興趣,轉化教學要素的準備。針對考試范圍內的實驗,我們要講透、做好,并引導學生自主操作,將每一個細節和知識點的分析都落實到位。針對不在考綱范圍內的實驗,教師可以把它們當作拓展活動,利用課外時間來鼓勵學生自主研究,幫助學生從拓展類的實驗中發現物理的魅力。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形成理論與實驗一致的教學精神,積極地用實驗來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將物理課堂真正打造為具有實踐特色和理論內涵的場所。
(四)升華學科價值,培養學用一體的意識
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實驗、理論看到科學的本質,培養學生對于科學、自然的嚴謹態度、科學精神與理性思維,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對生活、對生產的價值。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學用一體的精神,不僅要學好物理,還要用好物理,積極地用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來理解和解釋自然現象,處理生活問題。借助這種方式,學生才能真正領悟物理的意義,并產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教師如何定義課堂主體,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如何優化信息傳遞途徑和如何展現學科價值等內容上。因此教師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也要以此為參考,致力于形成針對性和目標性的應對策略,從根源出發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同時,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學生在攻堅過程中的表現,最大程度聯合教師和學生的優勢,將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打造為特征突出、漏洞最少、效率極高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陳萬輝.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152-152.
[2]鄒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