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娟
摘 要:國家教育體制正在面臨持續的深化改革,要求小學生全面素質能力的提升,要求學校不緊要重視知識層面的教育,還應重視各方面的素質培養與能力提升。小學語文是小學三大主科目之一,占據相當重要的教學地位,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全方面語言素養的培養與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自主能動性,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語文教學的本質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自主學習是以學生自發學習為前提,以學生獨立研讀、獨立分析、獨立探究、獨立實踐、獨立創作為方式,使學生培養出優秀的獨立精神、探究精神,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達到素質教育的培養要求。針對小學生這一學習性強、適應性強的群體,教師更應該從此刻抓起,深入研究自主能力培養策略,助力小學生全面發展。
一、做好課前預習,掃除自主學習障礙
1、預習是很有價值的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不是教師的工作,是學生自發地進行的學習行為。可有的學生太多依賴于課堂教學,從不預習,也不喜歡預習,導致在課堂中稍有聽不懂的地方,便會跟不上課堂的節奏,進而對學習失去信心與興趣,更不用說自主學習了。因此,預習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過程,教師不能忽略這一關鍵環節,要善加引導,幫助學生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事半功倍
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語文學科的預習也是。為了更好地在課堂上理解老師所講知識,跟上老師的節奏,下面,我重點講述幾個適合小學生預習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1)借助拼音,掃除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障礙。小學生基礎字詞儲備處在基本階段,影響小學生閱讀與學習的第一大障礙就是生字生詞。學生可以先借助拼音了解生字生詞的讀音,在精準讀音之后,在根據課后的解釋或者利用字典搜索,了解生字生詞的含義,在明白讀音與含義后,再將生字生詞放進語境中,自己嘗試組造句子,徹底熟悉生字生詞。
(2)略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再一次加深對生字生詞的理解,重點是能夠對本文有個初步的了解,并能發掘出自己對課文和知識點不懂的地方,在老師講解的時候,重點去聽這些地方,如果老師沒有講到這些部分,在課外也可以去找老師解答。
(3)對于一些距離自己生活久遠,脫離自己生活認知的故事和事物,可以利用業余的時間,求助家長、老師,或者借助互聯網、相關書籍等工具,對這些知識進行補充。做到心中有數,再去聽老師的講解的時候,就會容易理解很多。
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效率,把握自主能力培養關鍵環節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動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動機之一,是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的內在動因。因此,培養興趣至關重要。語文是一門相對而言比較生動的語言學科,老師要善于把握每一個生動的知識特性,建立和諧、輕松的課堂環境和課堂氛圍,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譬如在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中,講授《落花生》一課時,為了更好地帶動學生的課堂情緒和興趣,我在開課前準備了一些花生,問學生們:“你們愛吃花生嗎?”學生們爭著答應:“愛吃!”我又問:“那你們說說花生都有什么好處?”學生們為了得到我的花生都爭著開始搶答。接著,我把花生分給了學生們,再帶他們看課本,發現,我們的整個互動過程,包括一些學生的回答,都和書本上的故事語言一模一樣。同學們都笑了起來,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花生,一邊津津有味地討論著課文《落花生》,課堂頓時變得生動有趣了很多。
2、引導學生掌握高效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為自主學習提供策略性保障
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誘因,而讓學生們堅持自主學習的關鍵,在于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要掌握高效學習方法,首先要讓學生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和原則,第一、要學會循序漸進,積少成多。譬如每天背一首詩、看一篇文章、練一會兒字,時間久了,自然會使語文水平得到提升。第二、要做到熟讀精思,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如果覺得記憶很難,可以借助譬如象形記憶法、利用故事記憶、利用圖像記憶、利用順口溜記憶等記憶方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深記憶。
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代表著學生自主思維的成長和成熟。老師應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出發,善于思考,敢于嘗試,勇于創新,不害怕提問,不否定他們的積極態度。
三、加強課堂和課外練習,鞏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閱讀練習,發現語言的美感。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發現更豐富的大千世界,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穿梭,體會到語言的魅力,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加強學生閱讀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
2、解題練習,認識思維的邏輯。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考量,在思維邏輯的拓展和循序漸進中,讓學生感受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個邏輯思維過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自主能動性。
3、寫作練習,感受文字的跳躍。寫作可以陶冶情操,讓學生感悟文字在筆尖的跳躍,感受情感的宣泄和表達,在這種語言的表達的情感的宣泄中,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及寫作能力。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時代教育改革與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重要工作,老師需全面把握學生心理,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發揮自主學習的各方面優勢。
參考文獻:
[1]鄧桂香,劉國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75+90.
[2]趙中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48.
[3]任春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