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冬娣 梁園麗 譚韓英 高丹



摘 ?要:文章分析了“互動式”教學大綱研究現狀,闡述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平臺的教學模式特性。以《果蔬保藏學》為例,從教學大綱的編制、“發布/訂閱”、動態調整三個方面,研究MOOC平臺下“Pub/Sub(Publish/Subscribe)互動式”教學大綱的設計與實施。
關鍵詞:MOOC平臺;Pub/Sub互動式;教學大綱;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20-0008-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interactive" syllabus, and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 platform's teaching mode. Taking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preservation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Sub (Publish /Subscribe) interactive" syllabus under the MOOC platform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syllabus, "Publish /Subscribe" and dynamic adjustment.
Keywords: MOOC platform; "Pub/Sub" interactive; syllabus; course reform
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及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互聯網+教育”將會促使教與學的場所、學習方式、組織方式、評價體系等多方面發生解構與重構,這對課程教學大綱的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為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中的重要發展成果,近年來在國內網絡教學改革中引起了高度關注。研究以《果蔬保藏學》課程為例,采用MOOC在線學習平臺與課堂教學相混合的教學模式,借鑒和引入具有“契約”機制作用的“發布/訂閱(Publish/Subscribe,Pub/Sub)互動式”教學大綱的設計[1-2],以期實現線上線下雙向互動的深層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食品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互動式”教學大綱應用現狀
傳統的教學大綱與“互動式”教學大綱相比,在設計和使用中值得保留的經驗為:教學內容和進度的規定性、授課教師施教的計劃性、課程講授的依憑性,已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施教評估的重要文件[3]。但存在諸多缺陷,嚴重阻礙教學質量的提升。
“互動式”教學大綱是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具有先進性的教學管理文件(syllabus或syllabi),受到不遺余力地推行[4]。通過教師“發布”,學生“訂閱”,體現大綱的“契約”精神[5]。在我國,對互動式教學大綱的研究處在起步階段。對于高校本科基礎理論課程教學而言,真正的互動式教學不應僅停留在授課過程中,而應該從源頭上追溯到互動式教學大綱上,“互動式”教學大綱具有“契約”精神體現[5]。聶方彥[6]探討了以計算機類專業為例相應的“契約機制”教學方法和措施;認為,在當今國內外以“契約”為基礎的現代社會,必須培養學生履行“契約”;通過互動式的教學大綱這一簡單化處理則可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契約化。張軍建[7]通過互動式教學大綱這份“契約合同”約束和規范工科專業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最后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張龍[1]以通信工程專業《無線網絡技術》課程為載體,采用了層次分析法,建立了教學大綱評價指標體系及綜合評價方法。雖然,學者們就不同學科課程進行互動式教學大綱的探索和實踐。但互動式教學大綱的應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問題:教學大綱缺乏示范性、教學大綱編而不用、難與學生見面、缺乏使用互動式教學大綱的激勵機制、配套機制[2]。
二、MOOC平臺的教學模式特性
MOOC又譯為“慕課”,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縮寫,擁有大規模、開放性、網絡化特征和優質的數字課程資源。在教師層面,MOOC教學模式特性表現為,1. 教學設計的非主體性:教師將圍繞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學生是教學設計的核心;2. 教學實施的服務性:課程的實施與教學的組織均圍繞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法及答疑解惑;3. 教學內容的聯通性:學生的學習內容即師者的教學內容通過各類媒體擴充并進行交互而提升信息量;4. 教學環境的混合性:不僅有網絡環境的自主學習,還有教師利用MOOC資源的混合教學[8]。在學生層面,MOOC教學模式特性表現為,1. 學習的自主性:學生本人是教學的主體,通過平臺學習的對自己有用知識及興趣知識內容是客體,學生有足夠發揮自我的空間;2. 學習內容的多樣性、開放性:MOOC平臺提供了豐富的網絡化資源、多樣化的課程內容表現形式;3. 學習方式的交互性:MOOC平臺提供了更快捷更便利的交互學習[9-10]。
三、MOOC平臺下《果蔬保藏學》“Pub/Sub”課程大綱設計與實施
1. 線下編制課程大綱。“Pub/Sub互動式”教學大綱的編制與實施,整個運作可以通過MOOC平臺教學實現。首先針對《果蔬保藏學》課程,建立課程性質及目標的“角色改變及補充”模塊、教學內容設定的“授課教師個性化理念和經驗”表達層面和“學生需求的滿足符合課程內容發展趨勢”表達層面三個模塊。《果蔬保藏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生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必修課。作為課程性質與目標,從教師層面呈現表達為“培養學生具有從事農產品貯藏與加工、食品工業生產管理等工程技術能力,以便在今后的食品生產、果蔬儲運等相關工作中,能夠熟練地應用貯藏與保鮮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為培養目標。而從學生層面則以“【課程簡介】”呈現(圖1),以通俗易懂的、當前熱行的語言方式表達。在編制“【教學要求】”,則以“【學習目標】”呈現。編制“【教學內容】”,則以“【學習內容】”呈現,換用需求者語言表達形式(表1)。
2. 線上發布與訂閱課程大綱。開課前,老師在MOOC平臺線上發布《果蔬保藏學》課程大綱,把“訂閱”課程大綱設計為首期的線上“學習任務單”內容,并設置為進入課程學習的關口。學生通過登錄MOOC平臺閱讀大綱,明確了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職責,并反饋學習的需求。以便師生按照課程大綱的要求,線上線下共同完成責任“契約”。
3. 互動反饋動態編制課程大綱。完成“發布/訂閱”的、實施使用過的課程大綱,通過MOOC平臺互動討論和解釋,圍繞課程內容的學科課程發展適用度和學生興趣度等需求將成為編制修訂內容的主要“參考項”;教師在應用過程的個性教學思路、學術觀點,將為下期該課程大綱編制修訂內容的“主旋律”,當前學科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為編制修訂內容的“添加項”。MOOC平臺雙向溝通的方式再一次加入到教學大綱的動態編制。圖2中《果蔬保藏學》教學內容的其中第二至第三章重新整合;其中的第五至第十章,結合“發布/訂閱”的互動反饋,根據貯藏的技術方法調整分章(調整后內容見表1);“果蔬的高靜壓技術保鮮”、“果蔬的低溫等離子體技術保鮮”為編制修訂內容的近期“添加項”。動態修訂的課程大綱,更好體現大綱的指導性、創新性、服務性。
四、結束語
通過現行最受教育界關注的、建立在“互聯網+”的MOOC平臺,能夠高效運行“Pub/Sub互動式”教學大綱的編制與實施,構建實現了教學大綱編制的雙向性、互動性、創造性、動態性,充分體現“Pub/Sub互動式”教學大綱的“契約”精神:師生主體地位的平等性、文件的法律約束性、條款內容的規范性、職責的明確性[5],非常有利于解決傳統教學大綱設計和使用的缺陷,從而發揮教學大綱在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過程的指導性和服務性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龍,付佳.以教學大綱雙向互動模式為導向的課程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38):154-157.
[2]樊萱.借鑒美式教學大綱創新我國高校課程教學大綱[J].科教文匯,2011(6):49-50.
[3]Eberly, Mary B.& Sarah E Newton; Robert A Wiggins. The Syllabus as a Tool for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 [J].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50, no. 1(2001):56-74.
[4]祝吉芳.高校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與執行-美國的經驗與中國的實踐[J].社會科學戰線,2010(1):276-277.
[5]劉賢趙,李朝奎,陳保新.高校互動型教學大綱的“契約”精神及其啟示[J].高教論壇,2014(6):25-27.
[6]聶方彥,張平鳳.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互動契約思維的思考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6(19):68-69.
[7]張建軍,艾云龍,劉長虹.契約機制作用的互動式教學大綱在工科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8):141-142.
[8]魏建兵.基于新媒體互動式的MOOC平臺的研建[J].中國建材科技,2018(5):158-159.
[9]昂娟.MOOC平臺屬性與學習績效相關性研究[J].萍鄉學院學報,2018,35(3):95-100.
[10]Downes S. The Qualit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EB/OL]. https://www.ownes.ca/cgibin/page.Cgi ? post=6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