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慧
摘 要:新課程明確強調應當改變傳統,以教師和課本、核心的教學局面,應當創新課程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和探討,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查漏補缺,促進整體學生共同發展。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討小學英語小組合作模式教學的實踐應用方法,旨在進一步促進學生扭轉傳統的學習方式,通過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多重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英語,創新教學,小組合作模式
引言
學生學習屬于一種情感認知和行為參與、認知參與、社會化參與的結合,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與互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幫助,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合作學習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有助于促使學生社會化與主體性發展。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小組合作主要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夠完成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這一過程有助于培養并發展學生的個體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可以游戲或者是競賽的形式進行英語活動,例如:教師在講解“ Dinner”這一單詞時,教師便可以與學生共同制作食物圖片以及英語單詞卡片,在課堂教學時圍繞學生以課堂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做,然后每一個學習小組輪流到講臺上,用英語表達自己今天晚餐想吃什么?有的學生說“ I want to have fish.”也有的學生說“ I want to have hamburger.”講臺下的學生則根據講臺上小組講的晚餐單詞進行記錄,然后找到食物原材料,用英語進行口語復述,在游戲活動中學習小組的成員可以進行幫助交流。學生在復述時,也可以請其他同學幫忙找食物卡片。在此之后進行小組投票評優,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趣味,也愿意積極的參與下一次學習活動。
二、制定小組合作學習目標
要想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新課程標準要求制定完善的學習目標引導小組團隊的形式進行合作交流。也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主制定小組成員探討并書寫英文計劃表,然后可以與教師簽訂自主學習合同,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定下學習目標,例如“自主閱讀英文課文,背記50個英文單詞”。通過制定完學習,目標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探討交流,明確學習目標中存在的優勢與不足之處,然后有效實施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一個學習小組上講臺上進行簡單的英語報告匯報,分享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以及收獲。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在學生目標匯報過程中應當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并且進行鼓勵,對于沒有完成學習目標的學生應當進行安慰和激勵。通過制定完成學習目標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以及社會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明確未來學習目的,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構建科學合作評價機制
傳統的小組合作評價主要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成績進行單方面評價,卻并未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踴躍的思考,能夠全面客觀的進行學習。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能夠使學生進行查漏補缺,進一步推動小組合作的有效開展。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重視,相互評價,學生在評價他人時,可能會只看到他人的缺點以及自己的優點。所以在小組互評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案例或者是舉例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如何正確認識評價他人,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小組評價之中,傾聽學生的評價意見,能夠及時提醒學生要分析他人優點,并且分析他人的缺點,才能夠客觀的看待問題,友好的對待同伴。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合作學習模式屬于新型教學方法,能夠著重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體驗實踐與合作交流,能夠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要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化引導,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思考,使學生感受到競爭與合作,從而豐富學生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1]王鳴迪.談幫助型合作學習的一個基本要素[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8(4).
[2]周燕芳.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 華中師范大學,2017.
[3]于俊玲.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山東教育科研,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