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勇 張玉
摘 要:多媒體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它的開發和利用對于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多媒體課程資源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通過更加豐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使原本平淡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教學活起來,讓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更加和諧,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物理課堂教學,為課堂教學的全面優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物理教學;效果與作用
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手段逐漸被廣泛應用到物理教學當中,其直觀性、趣味性、大容量等優點是其他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無疑為物理學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得一些較難操作的實驗、較難理解的概念,如今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優化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我依據多年探索與嘗試的經驗,就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做法與見解。
一、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我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嘗試應用多媒體技術來活化教學,但并不是每節課都使用多媒體技術。如一些用真實實驗就能很好說明物理概念或規律的實驗,通常都親自動手做一做,讓學生們感受一下其中的過程與方法。但是,一些模擬現象模糊、抽象的或較難完成的實驗,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微觀世界宏觀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模擬現象模糊、抽象的或較難完成的實驗。
物理教學中的一些演示實驗,受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可見度低,難以讓全部同學觀察清楚,往往影響教學效果。此時就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或在視頻展示臺上操作完成。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由于受條件限制且具體的光路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大多數學生很難清楚地觀察到成像情況,影響了探究的效果和功能,對學生的掌握形成了障礙。筆者就先利用多媒體演示代替實物演示增強了效果:用兩條紅線代替光線慢慢延伸至凸透鏡經折射后按照不同情況延伸方向不同,在適當位置形成不同性質的像,再伴以聲音效果,將整個實驗過程展露在學生面前,增強了實驗的直觀性。不但彌補了常規演示的不足,同時聲音和色彩也給學生留下了直觀印象,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加深了感知程度,提高了學生動態思維能力,物理概念的抽象性降低了,而物理規律卻牢牢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有的實驗,由于條件限制在課堂演示時往往不容易成功。例如馬德堡半球實驗雖然現象明顯,但學生沒有深刻感受,感知印象不深。若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可以在課堂里模擬300多年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分拉兩個半球的馬匹從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緊張而有節奏的馬賽進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聲,把兩個半球拉開,聲像并茂,把學生帶人了現場實驗情景,所有學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體對馬德堡半球進行剖析講解,強化了學生對大氣從四面八方施壓給半球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模擬教師便于講解、學生需要反復觀察的實驗。
學習物理離不開實驗。許多實驗,學生不但要親自去做,還需教師的講解自己反復觀察思考,才能獲得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講解汽油機、柴油機的模型以及工作過程,我將其做成flash動畫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動作等方式,為學生提供鮮明的視覺信息,讓學生全面觀察后再反復觀看各個沖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模擬違規操作,呈現實驗錯誤后果的實驗。
實驗都有其操作規范,錯誤的操作會導致不良的后果,輕則達不到教學目的,或損壞了儀器,重則危及人身安全。用多媒體模擬違規操作,將可能產生的后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到錯誤操作的嚴重后果,不僅可以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還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例如用多媒體演示體溫計測量沸水的溫度、電流表正負極接反、電流表與電壓表交換位置、儀器量程選擇錯誤、用超過彈簧秤量程的力拉彈簧秤、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未接地等錯誤操作及造成的后果,遠比教師口頭反復強調“要注意規范操作”效果好得多。
二、多媒體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一) 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初中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復雜,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物理情境,將課本中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多媒體輔助教學生動具體,形式多變,能夠強烈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積極主動地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運動和力”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物體的運動。如:日出日落,汽車奔馳,獵豹飛馳,流星墜落,蝸牛爬行……使學生置身于美麗而神奇的大自然中。進而提出問題:在以上各種運動中,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運用多媒體,可以改善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難點。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們的性質和運動規律的學科。“運動”和“變化”貫穿著整個物理課程的始終,但是由于條件的制約,我們很難展現宏觀天體和微觀粒子的運動過程,即使教師講解得再詳細學生也很難完全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和動畫功能模擬物質運動的場景,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產生親身體驗的感覺,幫助學生跨越學習障礙,突破重難點。
例如,在學習“發電機”的過程中,傳統的做法是將手搖發電機模型與電流表組成閉合回路,引導學生觀察電流表指針的變化情況。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只能觀察到電流表的指針左右擺動,無法觀察到電流的具體變化情況。而利用多媒體動畫就可以形象地展現出矩形線框轉動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場景,還可以直接表示出電流周期性變化的過程。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現出來,降低學習的難度,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 運用多媒體優化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模型,再現物理場景,弄清物理過程,掌握物理規律。傳統實驗中,由于受到實驗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實驗不受時空限制,能夠化小為大、化靜為動、快慢可控、重復再現的特點,對能做的實驗進行補充,難做的實驗進行模擬,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理解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學習新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題目,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教師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并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有助于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總之,將多媒體應用于物理課堂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優化實驗教學,能夠變深為淺,化難為易,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教師必須明確這樣一個觀點——多媒體再好,也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不能解決一切,更不可能代替一切。我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不能忽視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也就是說,不能讓多媒體輔助手段“喧賓奪主”,而要盡量讓它發揮“輔助”作用,真正為優化課堂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