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雯
【關鍵詞】 ?中職英語課堂 專業實際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094-01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使得企業對求職者的英語溝通標準越來越高。但是傳統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注重教給學生課標中所要求掌握的相關的語言知識,而基本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職業教育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一、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以及重要意義
英語核心素養是我國近年來新課改改革中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概念。中職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要求中職學生不僅要學會用英語交流,而且要能夠通過英語學科了解國家的經濟、文化,從而形成跨國界的文化意識。英語課堂教學是中職學生接觸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識與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中職英語教學應該培養全球視野,尊重差異,國際理解等核心素養,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基于職業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未來從事的某一職業在英語國家所對應的職業道德,加深對職業的認知和認同,了解國內外同種職業崗位所對應的職業道德,對于中職學生的升學以及就業有很大的幫助。
二、核心素養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的途徑和對策
教授王薔提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是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方面構成。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培養”。基于王薔教授的觀點,筆者結合中職英語教學實際,認為在中職的英語課堂教學可以從情境,問題和文化滲透三個切入點展開,以融合為主線,將英語教學和學生的專業實際相結合,最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創設有趣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提出: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各種媒體創設出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形象的情景,與學生的情感、心理發生共鳴的一種互動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有趣的真實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們通過情境呈現自己的所思所想,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
(二) 問題導向式教學,提高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英語課堂教學以問題為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發現問題,利用每節課所學英語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不斷打磨,形成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品質。為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技術,使文字、聲音、色彩、圖片等有機結合,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實教學信息量。 例如在學習中職英語基礎模塊2《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這個新的單元時,可以通過藍墨云班課來提前給出旅游的英語視頻,讓學生小組討論旅游應該做哪一些準備。教師先拋磚引玉的發表個人的一點見解,然后讓學生用英語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旅游準備工作。由于旅游是學生們所感興趣的事情,因此整個課堂洋溢著活躍的學習氛圍。同時不要局限于自己提前做好的設計和預測,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質疑問題,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自己體驗、自主探究、主動發展的過程。
(三)加強文化的滲透,促進學生文化品格的提升
中職學生的人文底蘊的嚴重缺失,因此中職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及時進行文化的導入和滲透,努力實現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又能夠理解英語國家與本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例如:在學習中職英語基礎模塊3《Unit6 ?He decided to have a big Christmas party.》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時,教師通過導入一段中外慶祝節日的視頻為學生介紹不同的中外節日以及慶祝方式。中外不同節日文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巧借這個話題,對學生進行中英文化的滲透,促進學生文化品格的提升。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又促進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給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背景知識,讓學生真實直觀地感受文化差異。但是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母語和英語文化的地位平等,并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三) 以融合為主線,將學生的專業實際與具有核心素養的教學相結合
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要為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以及升學服務。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在以英語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緊密聯系學生的專業實際開展了英語教學。例如,筆者在引領旅游專業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會特別注重將旅游專業知識滲透到英語課堂中去,培養出復合型的旅游專業人才;在引領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通過英語的學習幫助大家掌握計算機方面最先進的技術和前沿知識。
總之,英語教育在本質上是人的教育,是英語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多視角、多方位的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才能發揮英語教學更好地服務于職業教育的潛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使中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 參 ?考 ?文 ?獻 ]
[1]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6):17.
[2]魏書生《魏書生文選》. 廣西: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