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龍
摘 要: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穩定是建設社會主義進程能否順利完成的基礎。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時期,農村中的各項新舊體制正在轉換,傳統的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難以適應新的形勢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與時俱進,加強對當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以適應新的時代。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創新
一、當前我國農村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政工作的手段與方法不適應
1.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過時?,F如今,在農村中以集體經濟時期“命令式”“大會式”的方式做群眾工作的屢見不鮮。農村干部按圖索驥,習慣于老模式,他們認為上級部門有布置,只要照章辦事,傳達到基層即可,至于實施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情況,怎樣更好實施等問題他們很少考慮,而是被動僵化地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而群眾也是被動的接受教育。當前,在農村中政策的宣傳和任務的宣傳大部分仍舊以大喇叭、廣播為主要形式,村干部在喇叭上言簡意賅的讀讀材料就算完成了上級交付的任務。這些過時的方式方法就是導致農民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從而給各種腐朽思想以可乘之機,不利于民眾接受現代化的新思想,這也是造成農村思想落后的一個重要因素。
2、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傳陣地落后。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傳統的,具有明顯成效的宣傳陣地,如文化廣場、閱覽室、有線廣播等由于資金投入不足正在日益萎縮,即便是有也已經設施陳舊,破爛不堪、利用率低,特別是文化廣播和鄉村電影,幾乎絕跡,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
3、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方式不適應農民群眾群體性、層次性的特點,通常方法簡單、粗暴,是壓服而不是說服。如做計劃生育工作或者征收稅款工作中,少數干部不是耐心細致的分析前后因果和利弊得失來說服農民,而是直接采取強制措施。有些干部以“農民文化水平低”“講理也講不清楚”為由,拒不使用說理引導,熏陶感染法、實踐鍛煉法等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溫飽問題解決以后的農民,已大量接觸現代傳媒,觀念大為更新,追求民主、自由,這種強硬的工作態度極易引起他們的不滿,導致干群關系緊張,無疑更是加大了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二)教育與解決各層次思想問題的需求不適應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農村農民的階層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農民私營企業家、知識分子、農村管理者等等。他們的思想和以往相比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有些基層組織沒有抓住他們的脈搏,工作滿足于能過得去,能應付,不出亂子,教育內容與農民思想不合拍、不切實際,里不在點子上,話不在心坎上。
二、當前農村思政工作的主要對策及途徑
(一)深化認識
1、深化認識是普及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途徑
要用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來引領農村社會意識,用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來凝聚人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審視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改善和解決農民陳舊、錯誤的意識形態問題,鞏固社會主義主流意識的地位,幫助農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減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阻力,增強新農村建設的合力,確保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2、新時期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新內容
當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注入新內容,尋求新突破。一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著重抓好現行政策和勤勞致富的教育。要把轉變農民思想觀念,增強市場意識、風險意識、效益意識,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為農業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礎。二要針對農村科技水平低的狀況,幫助農民樹立科技致富意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緊緊圍繞引導農民依靠科技致富這個中心,突出農業科技知識的宣傳教育,幫助農民增強科技意識,樹立依靠科技勤勞致富的觀念,引導廣大農民學科技、用科技。三要針對群眾法制觀念淡薄的狀況,幫助群眾增強法制觀念。農村要發展,穩定是前提。要加強當前形勢教育,引導農民正確理解和認識當前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通過建立領導聯系點、信訪接待日制度,發動群眾建言獻策,廣泛征集合理化建議,處理群眾中的疑難問題和棘手問題,幫助農民群眾提高認識,化解思想矛盾,為農村穩定奠定良好的基礎。四要針對農村社會風氣不良的狀況,引導農民講文明、樹新風。
(二)注重導向
1、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發展農村經濟相結合。首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農民經營觀念更新。農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教育農民轉變觀念,開闊視野。要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分析形勢,加強交流,在農村中開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討論。同時組織農民參觀新農村建設發展取得較好成果的典型村,用實事說話,以現金典型的例子教育他們。引導農民充分認識結構調整的重要性,樹立農業發展新格局的現代觀念。其次,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幫助農民順利地走向市場?;鶎狱h政組織要加大服務力度,為農民提供有關技術指導,大力宣傳,引導農民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科學管理,走科學致富之路,認真進行市場預測,分析市場,為農民提供正確的信息。
2、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要加強宣傳引導。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通過多種方式,運用多種載體,通過生動鮮活通俗的語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先進性講清楚、說明白,使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要突出實踐養成。從文明禮儀、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家庭等日常細節行為的養成抓起,引導人們知榮辱、講文明,守禮儀、做表率,倡導百善孝先、誠信為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在公民中開展全員閱讀活動,加強對優秀國學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發動群眾推選、評議“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
(三)注重實效
做到“四個結合”,使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一是與為農民群眾辦好事實事相結合。為群眾排憂解難,多辦實事好事,就是最直接、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滿腔熱情地關心群眾生活,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二是與推進農村科學發展相結合。把幫助農民轉變思想觀念,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致富增收,推進農村科學發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點。幫助農民樹立科技致富意識,加大農業科技知識的宣傳教育。三是與繁榮農村文化相結合。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與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相結合。針對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各種矛盾糾紛、群體性事件等,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措施,及時排查、調解,并通過正面宣傳、思想引導、理順情緒,逐級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并增強對群體性事件的敏銳性和洞察力,做好預防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釋疑解惑,提高認識,理順情緒,做到以理服人。
參考文獻:
[1]新時期黨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D]. 吉林大學, 2011.
[2]王東維, 路建華. 中國共產黨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歷史經驗與啟示[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0(7):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