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妍
【關鍵詞】 ?英語歌曲 多模態 聽說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164-02
一、引言
英語聽說課程是一門語言實踐課,需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集試聽說于一體進行語言教學。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 英語聽說教學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進行語言輸入,對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動覺、嗅覺等多種感知模態予以強化,培養聽說交際能力已成必然(葉蔚萍 池玫2017)。通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同合作而提高記憶,增強學習效果,有助于解決目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高投入低效率等問題。英文教學歌曲內容簡潔、節奏輕快、形式多樣,符合當今學生心理發展,但目前這一資源優勢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其表現在:有些學生學唱英文教學歌曲時,只因個人興趣愛好,停留在模仿的基礎上,并沒有深入拓展歌曲中的原點及歌曲背后的文化。許多英語教師選擇英文教學歌曲只為了課堂形式,沒有根據課文選擇相對應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課文的歌曲;還有部分英語教師因天賦不足,放棄英文教學歌曲的應用,也不去挖掘或尋求其他教英文歌曲的方法(王莉 2013)。根據以上問題,本文嘗試探討借助英文歌曲在多模態教學下進行聽說教學,提高學生聽說水平,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英語能力做出有益的探究。
二、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多模態教學
多模態教學理論由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雖然至今只有二十年,它已被廣泛運用到語言教學等諸多領域。Gunther Kress 和Van Leeuwen(2001)指出:模態是同步實現話語和交流的符號資源,是人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跟外部環境之間的互動方式。多模態是多種模態的混合體,是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象,它往往調用兩個及以上的感官參與互動(施東梅 周紅 2017)。教育部在《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多次出現并強調多模態教學:“在聽、讀、看的過程中有選擇地記錄所需信息;借助話語中的語氣和語調理解說話者的意圖;理解多模態語篇中的畫面、圖像、聲音、符號、色彩等非字資源傳達的意義;課外視聽活動每周不少于30分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新要求:從聆聽到傾聽;聽讀看、聽說結合有助于綜合能力的發展;多模態語篇是要重視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由此可見,多模態教學在中學階段已經成為一個必要的教學手段。
(二)英文歌曲的多模態性
教唱英文歌曲不僅可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英文歌曲的聽力理解、聽寫、討論等方式可用于訓練聽說能力。英文歌曲教學是多模態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接觸多模態話語,從語言、圖像、圖表、顏色、音樂等多渠道了解外來文化和其他語言或語言變體的表意特點,以適應文化多元化和語言多樣化的趨勢(朱永生 2008)。多模態英文歌曲教學成為英語教學中廣泛采納的形式和方法。英文歌曲的多模態教學主要是利用英文歌曲來輔助英語教學,從而達到一種給學生全方位的多感官體驗,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英文歌曲輔助英語聽說教學設計
(一)英文歌曲的選擇
學期初,教師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廣東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需求,精選適合英語聽說教學的英文歌曲。
1.英文歌曲的內容要健康向上、語言要規范,重點語法要重復。英文歌曲歌詞內容健康向上,能反映正確價值觀,能正確引導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發展。英文歌曲不同于普通英語課文。很多歌曲中的歌詞是不完整的句子,有些甚至句子的語法也是不準確的,因此在選擇英文歌曲時,除了考察歌曲的易傳唱性外,還應該關注該首歌曲是否有一些明顯不合理的語法表述,做到語言規范。另外教師還要挑選包含目標語法或詞匯語言點復現率高的歌曲,最好是情境性較強,容易可視化,學生聽這類型歌曲時能在一定的情境下多次重復重點語法和詞匯,增強記憶。
2.英文歌曲的難度要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對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要找適合他們的英文歌曲。對于英語聽說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可以選取節奏稍慢,詞匯量適中的英文歌曲。如《Bingo》、《Row Your Boat》、《Ten Little Indians》等;對于英語聽說水平比較高的學生可以選擇《Seasons In The Sun》、《The Best Day》、《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等文化內涵豐富,語速適中,信息量比較大的歌曲,幫助學生加強對外國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3. 英文歌曲選擇要符合中考考試大綱要求的語法項目和話題。教師根據《廣東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的要求,在對應24個話題和21個中考語法項目中分別挑選符合要求的英文歌曲。這樣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符合中考考試的要求。
(二)英文歌曲在教學中的設計
在設計英文歌曲多模態課件時,要對目標知識點歌詞做好明顯標注,而且在畫面中該歌詞的停留時間要稍長。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聽說教學時有更強的目的性(如圖1、2所示)。
Step1 Let's guess教師分別播放三首耳熟能祥的英文歌《ABC》、《Let It Go》、《See You Again》,學生聽歌曲猜歌名。設計意圖:用歌曲以視覺和聽覺這個多模態形式作為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Step2 Let's sing教師讓學生跟唱英文歌《See You Again》并找出歌詞中所涉及的時態,并總結規律。設計意圖:在多模態課件中凡涉及對應時態的歌詞都以特別顏色標注(如圖3、4所示),在播放PPT時做適當停留,學生受音頻、視頻和跟唱這些不同形式的不斷刺激,學生學會感知理解語言,歸類分析時態,用時間軸來總結一般過去時、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和現在完成時四種時態的語法規律。
Step6 Let's make學生作業:將改編的歌曲錄制成視頻。設計意圖:將英文歌曲作品通過創造性多種形態進行錄制并進一步推廣運用,延展學生的學習途徑,拓寬學生的學習資源。
四、英文歌曲多模態聽說教學資料的保存和分享
經過一個學年的英文歌曲多模態資料的收集,現在已經收集整理好包含24個話題和21個語法項目所對應的英文歌曲,并對應設計了多模態課件,為了方便使用,教師把歌曲和課件分門別類保存在云盤,并利用草料軟件把同一話題或語法項目的資料打包在一起并生成二維碼,教師在教授對應話題或語法的聽說課時,可以選擇使用。
(1)按照話題線的保存 (如圖9)(2)按照語法線的保存(如圖10)
這是2016年東莞市教育科研課題《基于慧教育的初中英語歌曲教學實踐研究》的成果之一,現在這個資源庫還在繼續完善中,我們繼續跟華南師范大學外文學院的教授合作,把我們收集的成果上傳在“華南英語名師網(http://mingshi.scnu.edu.cn)”,分享給更多的老師使用。
五、結束語
在多模態聽說教學中,通過圖像、聲音等多模態符號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利用多種感官的刺激強化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所以,學生對英語聽說課興趣濃厚,積極參加與各類多模態聽說互動訓練活動,內化自身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增加,學習信心逐漸增強,綜合英語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學習效果較好(馬秀華 2014)。英文歌曲多模態教學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也是提高英語聽說課教學實效的有效途徑。英文歌曲作為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資源,對英語聽說教學是一種相當好的補充和延伸。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更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積極提高自身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多模態語言運用,促進英語聽說教學質量的提高。
本文系廣東省東莞市立項課題“基于慧教育的初中英語歌曲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6GH512)的研究成果。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王莉.多模態英語教學方法研究--以英文歌曲為例[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19(6):207-208.
[3]葉蔚萍 ,池玫.多模態視角下英語聽說交際能力的培養[J].福建商學院學報,2017,(2):91-95.
[4]施東梅,周紅.基于多模態理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17):50-53.
[5]朱永生.多元讀寫能力研究及其對我國教學改革的啟示[J].外語研究,2008,(4).
[6]馬秀華.英文影視劇輔助構建大學英語多模態視聽說教學模式探析[J].臨沂大學學報,2014,36(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