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農農
摘? 要:近年來,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推進、不斷深化,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重視閱讀教學的內容并且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是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紹了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詳細分析了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當中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且闡述了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途徑和方法,筆者希望這些建議能夠給在一線從事教育的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029-02
培養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教師要從閱讀教學入手,重視學生的個性成長和綜合素質的發展。作為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情感領悟能力還有閱讀理解能力等等,閱讀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獨特的思維,還能為學生提供好的學習方法、培養核心素養。
1.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概念和特點
語文素養是指教師在從事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考能力。素養是一個學生的思考事情的態度、為人處世的能力和學習的能力,其中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社會參與能力和特殊認知能力,這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核心素養它包含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和情感感知力等。這幾種能力通過在實踐中相互依靠、互相利用,從而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閱讀理解是需要學生通過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內容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能力都是在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發展來的。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理解當中,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幫助學生提高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
閱讀教學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當中,學生需要注意積累豐富的知識,只有知識積累的足夠,閱讀能力便可以有所提升,閱讀能力的提升標志著學生基礎知識的扎實和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應當重視知識的積累和實際應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閱讀教學的一部分。無論學習什么科目都要有屬于自己的方法,學生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學生要善于思考、開發思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參與,這樣閱讀教學才能做到啟發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我們知道,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時候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閱讀,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情感領悟能力。核心素養具有終身性,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身的核心素養,并且不斷地追尋其發展的腳步,不斷完善自身的文化水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
2.培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小學語文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應當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化感知力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當前的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往往為了幫助提高學習成績,應付考試的壓力,一味的灌輸知識點,卻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習慣和思考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未來學習進步。在教與學的關系中,學生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學生只能聽教師講,自己努力地記筆記,然后課下死記硬背。事實上,這樣閱讀教學的方式是跟不上時代節奏的,學生只能臨時記憶知識點,卻沒有深入理解其中的深意,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提高,學習的習慣沒有得到培養。閱讀教學需要師生之間增加互動,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習慣為出發點,努力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從而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今我國的人才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將來就業的時候面臨的就業形勢也會越來越嚴峻,如果學生不能夠做到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就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在素質教育日益興起的今天,語文老師應當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意義,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維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閱讀的重要性,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則應當注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硬件設施,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全面提升整體學生的文化素養。
3.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途徑
(1)全面掌握教學內容。為了切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根據掌握的教學內容告訴學生預習的方法策略以及需要重視的內容。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所教授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上課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容易養成課前認真預習、課上認真聽講和課后及時復習的好習慣,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這種全面掌握教學內容的方法,不僅對于教師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對于學生而言也是很有益處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習習慣和思考能力都是可以通過這些提高的。如,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中有一篇課文叫: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課下提前了解司馬遷的故事,把不懂的內容畫出來和想要提問老師的內容記下來,這樣學生對課本內容有了全面的理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會認真聽講,課堂的學習效率就會有所提高。如果教師和學生未能在前期對司馬遷有足夠的了解,就很難理解文章內容,閱讀教學的時候也很難體會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2)鍛煉文化感受能力。鍛煉文化感受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經典作品進行賞析,比如,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的《負荊請罪》、《牛郎織女》等等,學習這種文章,應當以文化為先。教師要深刻領悟其中的經典詞句、畫出比較好的內容,學習古人的寫作手法,在閱讀的時候要飽含情感,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汲取知識、領悟文化。學生在學習經典作品的時候能夠提高文學修養、增強審美情趣、從而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此外,閱讀指導必不可少,語文讀寫知識的例子非常多,所以教師可以采用“比較閱讀、實踐認知”的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認知,在閱讀中培養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如,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的《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符合小學生認知的一些報紙,培養學生閱讀報紙的興趣,從而鍛煉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3)重視文章積累和背誦。小學是奠定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教師如果能夠重視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這對于學生終身學習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課本當中有很多優美的詞句,如果教師能夠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背誦下來,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和寫作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教師在教學經典美文的時候要學會設計各類形式,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豐富思考和想象,從而培養自己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體驗,感悟文章的主要思想。積累和背誦是一生的財富,學生可以通過積累材料讓自己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如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的《七律·長征》,其中“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钡辣M了長征的艱難險阻,展現了紅軍將士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總之,重視語文的積累和背誦是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途徑。
4.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學校和教師加以改進。小學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努力啟發學生積累和背誦文章、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鍛煉文化感受能力,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提升學生的視野,全面培養學生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于洋.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困境與路徑探析[J].教育探索,2016.12:31-33
[2]郭大芳.試論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8.511:334-335
[3]李先鋒.走進核心素養:中小學語文課程百年流變[J].語文教學之友,2016.04:3-5
[4]田凱.基于中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