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輝
摘? 要:核心素養是教育部為了培養學生必備品格和核心能力而提出的,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則是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式。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語文課堂核心素養的目的則是用高中課程內容去育人。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語言的構建與應用、漸變與提高、創造與傳承等諸多方面。因此,高中語文課堂核心素養的培養,就要按照高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來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審美鑒賞;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068-01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核心素養漸漸成為教育的目標和方向。2014年,我國教育部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立德樹人的要求,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主要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培育更多優質人才。核心素養作為基礎目標,在新課程改革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中,同樣要緊緊圍繞培養核心素養這一基礎目標而展開,在改革過程中雖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仍需矢志不渝地堅持這一基礎性目標。因此,如何培養語文課堂的核心素養,將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筆者就高中語文課堂如何培養語文核心素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培育路徑
要構建和恰當地使用語言,就要大量地運用閱讀、寫作、表達、實踐等教學方式來綜合實現。比如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透徹理解語言知識,還要能夠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評論。在目前主流的閱讀教學方式中,以文本研讀、問題探索、活動參與為主要方式。而事實證明,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恰當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到語言構建與應用的效果,繼而影響到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寫作的意義,還要重視寫作方法,以何種方式呈現出來。寫作對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感性思考,還要進行有靈感地表達。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上進行重點教學,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不同的心靈感受,從而讓讀者與作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口語表達教學則更注重提升學生的聆聽、表達和應對能力,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語境當中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展現個人的思想。
2.思維發展與提升的培育路徑
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的提升可以借助各種形式來實現,比如閱讀、寫作、口語、體驗活動等。而要提升思維能力就要把思維形式、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首先,重視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我們看問題的立足點或出發點。它決定著我們對一個事物的看法。語文課堂教學不但要把思維方式當做一個系統來整體看待,還應考慮思維方式的開放性和動態化特征。其次,重視思維方法。思維方法是我們在思維過程中如何使用工具或方法來進行思考。思維方法體現了思維方式的一個方面。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強化各種思維方式的培養和訓練,比如形式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求同思維能力和求異思維的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等等。最后,重視思維的品質。思維品質是對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的檢驗,思維品質反映出一個學生思維水平的高低,因此,不同的思維方式,使用不同的思維方法,將產生不同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的特征主要包括批判性、靈活性、深刻性、系統性和獨創性等。
3.審美鑒賞與創造的培育路徑
審美鑒賞是培養學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語文學科在培養審美能力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參與審美鑒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要進行審美鑒賞與創造的培養,首先,語言美,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非文學作品,審美鑒賞的第一步就是要語言美,只有達到語言美,才能給予讀者以美的享受,繼而積極主動地領悟語言的美,才能漸漸內化為我們自身的核心素養。其次,形象美,文學作品所創造出來的形象重在理解。再次,情感美。通過審美主體與客體的交融契合,從而產生共鳴,建立健康且高尚的審美情操。最后,意蘊美。意蘊美是文學作品通過其語言、形象、情感而散發的精神氣度,是審美鑒賞與創造的較高境界。
4.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培育路徑
語文教育的一大屬性就是文化性,它是一種文化活動,是文化傳承與理解之旅,文化視野下的語文教育更富有文化發展的意義和價值。“傳承”與“理解”需要的是“照著講”和“接著講”。“照著講”就是傳承文化,堅守文化;“接著講”就是在理解中發展,在發展中理解。第一,要凸顯現代取向與傳統價值觀的高度統一。應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始終關注其與現代性的關聯,語文課堂教學要扎根于我國醇厚且悠久的民族文化土壤,但也要避免盲目的文化自信,從而走向文化的反面。第二,把我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有機結合,從宏觀上把握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方向。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上述有關高中語文四大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雖各有特點,但不可截然分開,四大核心素養間是彼此緊密聯系著的,因此,對各大語文核心素養培育路徑的選擇也不能顧此失彼,只是培育的路向各有側重。
參考文獻
[1]黃四琳,左璜,莫雷等.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的國際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