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衛英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數學可以提升個人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對于每一名學生來講,教師、家長以及自身發展所構成的教育閉環才是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基石。所以,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如何有效的去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也就顯得意義深遠。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思維;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讓學生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樣一個問題,試著避免僵化思維對自身的影響,避免定勢化思維成為一種習慣。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等方式,讓學生頭腦變得更加靈活,打破他們常規的問題分析和思考方式,讓學生通過后天的啟發和引導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發展方面的進一步提升。
一、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啟發學生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很豐富,學習知識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深入到數學知識中進行思考和探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集中學生的精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進行《千米與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千”的度量單位,能夠理解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之間的換算。因此,在進行千米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的操場上進行實際測量,學生很快測出學校跑道1圈的距離是400米,那么繞著操場跑2圈半就是1千米。這樣,通過學生身邊的事物,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估計一下自己從家里走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千米?學生由于對距離還沒有太多的經驗,因此估計出來的數值和實際不相符。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估測,讓學生積極發表意見,比如數一下從家到學校有多少步,然后測量一步的距離,就可以得到從家到學校的距離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可以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初步的認識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師要營造師生和諧的課堂交流氛圍
組織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學生在感受到更多的平等自尊的環境氛圍下,也會有更多的創新創意的想法,因此,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平等的關注和尊重,要大膽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創新想法。教師要能夠發自內心地關心學生的成長,從因材施教的角度給予每個學生個性化的教育指導服務,尤其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很可能在與他人的比較過程中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喪失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學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偏差性表現,并且及時的做出干預,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發展,助力學生有更多的創新表現。教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創新思維能力不像成績是肉眼可見的,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一定差別,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多鼓勵創新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思維能力較強學生的價值,使這部分學生起到帶動作用,實施分層教學。不同性格的學生在創新思維能力方面得到的鍛煉不同,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計劃的時候應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論面對什么層次的學生,都應該采取鼓勵的態度,起到推動的作用。
三、家長要改變教育模式
由于教育意識的斷層,家長的教育觀念仍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但是實際上,在考試中拿到高分只是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片面展示。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基于成人成材、健康發展,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的本質。6—11歲的兒童還不具備成熟的邏輯思辨能力,這一方面的發展基石將由數學這門學科打下,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重要性。家長作為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參與者,不能把應試教育的標準放在首位,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克服困難能力和積極面對能力等。很多家長在輔導小學生時都感到頭痛,甚者對學生表現出不耐煩、憤怒、暴躁等負面情緒,這很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數學學習的重點不在于結果是否圓滿,而在于問題的思考過程以及能否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同一個數學問題。比如在學習“認識方向和行走路線”一課時,家長可以就學習內容組織一次出游或安排一次家庭活動,在安排好出發地和終點站之后,其余的行程和路線則由學生全權負責,“寓教于樂”。利用一些好玩的、有意義的事情激發起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家長便能利用自主、自由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還有許多,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而且,需要我們做有心人,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創新點,高效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課堂上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相信學生定會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明天。
結論
總之,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要不斷創新,改善課堂教學條件,打造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氛圍,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教育水平,富有愛心,給學生更多積極的鼓勵和支持,促進學生基礎知識能力提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讓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學習數學,將數學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為祖國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春敏.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教育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143-144.
[2]? 楊德.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146-147.
[3]? 張寶.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農村教育,2019(14):64.
[4]? 譚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探討[J].亞太教育,201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