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三東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人們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也日益增加,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的教學理念也逐漸引起教學人員的注意,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特點有一個符合自己需要的未來發展。體育主要教學內容是運動技巧,但是其運動精神也包含德育內容,比如堅韌、不放棄這些好的個人品質。另外,體育教學和德育之間并非全無關聯,而是全在千絲萬縷的聯系。體育教學中強調的拼搏進取,持之以恒等精神也都存在于德育教學內容中。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途徑是具有可行性的,關鍵是解決如何滲透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過程;德育滲透
一、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教育的目標并不是單一的,學生不僅需要培養強健的體魄去應對學習中的問題,還需要培養健全的人格。正所謂教學育人,即使是體育教學也不應該忽略德育的重要性。體育能夠培養人的意志力和奮發進取的精神,也能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和集體意識。這些都是學生在人生道路上所需要具備的身心素質,隸屬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學范圍。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體育教材知識,也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明白個人利益應該和集體的利益統一,將體育的體質鍛煉和文化修養相結合。
二、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一)培養適宜的高質量教師群體
教師個人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個人品質的形成。老師除了將書本知識講給學生以外,還應該承擔育人的責任。身為一名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良好而專業的體育教學知識,還需要具備較好的道德情操和個人品格,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必須時刻為學生著想。老師的言行舉止經常受到學生的關注,所以老師必須為學生傳遞正能量。另外,教師需要注意教師應該對所有的同學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學生受所在環境的影響,身體素質和學習狀況會有所區別,但教師不能出現輕視和不平等對待的現象,而應該關注和尊重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時解決學生的疑惑,多多關注自身素質不好的學生,為其制定相應的學習課程。同時,教師也應該擁有挫折教育的意識。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成功學教育,沒有人告訴學生,應該如何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失意,導致一些同學因為一時的困境消磨和頹廢,自暴自棄。學生對自身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一味的認為自己是萬能的,可以應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老師要及時引導學生,當挫折來臨時,使他們能夠正面應對,不逃避,堅持不懈,直至走出低谷。另外,教師還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體育教學課堂上,言行得體,舉止大方,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師的標準。老師是學生的指明燈,為學生時刻照亮未來的發展道路。老師的個人行為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老師必須時刻約束自己,注意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
(二)探尋體育教材中的德育資源
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思維誤差,認為體育教材中只是體育知識的羅列,而忽視了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識。因此,教師應該摒棄固有的觀念,探尋體育教材中的德育資源,以便于更好地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意識到,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一個人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很難有所成就。但若是能夠擁有團隊合作意識,也有可能做到 1+1>2,實現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在體育教學的團體合作項目中,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一起完成項目,這樣他們就會明白也許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的道理。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該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人加速成長的是一個好
的競爭對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相互競爭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以此不斷完善自身,相互促進。另外,體育教學中的一些項目十分考驗人的耐力和毅力,部分學生可能會承受不了而選擇放棄。此時,老師要讓學生明白體育精神的精髓,只有堅持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戰勝主觀上的因素,避免出現夏天畏懼炎熱而不愿運動和冬天害怕寒冷而不愿外出的現象。若是學生在訓練中有所微詞,教師應該采取包容的心態,鼓勵學生,幫助學生領會動作和運動的要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從而更好的應對學習上的困境和人生上的挫折。
總結:體育和德育之間是沒有明確的界限之分的,只是分屬于不同的教學領域,但并不是獨立而存,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體育能夠為學生學習德育提供強勁的體魄和身體素質,而德育則能夠提高學生應對體育困境的能力和意志力。高中體育教學內容除了運動技巧,還要讓學生明白體育所包含的德育。實現這一途徑,需要通過培養適宜的高質量教師群體,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中的德育內容等方法來實現,從而讓學生的身體和精神都有一個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長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分析和優化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No.778(04).
[2]李斌.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分析和優化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9,387(03).
[3]劉瑛.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分析[J].名師在線,2019,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