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叢
摘要: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賴于教學理念不斷改進與優化。而從當前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啟發式教學法無疑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因此,本文將以高中生物的教學為例,談一談應該怎樣將啟發式教學的理念應用于教學活動當中。
關鍵詞:高中生物 啟發式教學 教學策略
簡單來說,啟發式教學主要就是指根據學生的客觀學習規律以及教學基本任務,以啟發學生思維為核心,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進行知識理解與建構的教學模式。不難理解,在這種教學理念當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加突顯,這和當前的教育改革發展趨勢無疑是十分相符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對啟發式教學理念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利用恰當的方式將其滲透于教學全過程當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機
教師應該明白,在啟發式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目標,更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恰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的手段應用于教學活動當中,以此來營造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活動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啟發式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ATP的重要來源——細胞呼吸》這一節為例,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了教學情境。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幾組圖片,這些圖片中有杜牧的《過華清宮》的詩,有劉翔跨欄和姚明灌籃的瞬間、有包扎傷口的畫面。結合這幾個場景,我對學生說:“楊貴妃愛吃荔枝,為什么要用驛馬飛奔送來呢?運動員在經過劇烈的運動之后,為什么身體上一些部位的肌肉會出現酸脹的感覺呢?包扎傷口的時候,為什么要用透氣的紗布或者柔軟的創可貼呢?大家覺得這些現象中,有沒有一些共同的原因呢?”最終,通過詩句、著名的運動員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這不但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是十分自然地完成了教學內容的導入。由此可見,在啟發式教學當中,教學情境的輔助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問題引導,啟發學生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在啟發式教學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加突顯。而為了使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一個十分有效的途徑就是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思考,同時,并讓學生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合作交流與討論。此外,為了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思考問題,以此來對學生的探究方向進行引導,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探究活動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與建構。
在《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這部分內容的啟發式教學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首先,我讓學生根據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概念進行了理解,然后,我組織學生合作進行了探究綠葉中色素種類的實驗,為了使學生的實驗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我給學生提出了以下一些問題:(1)實驗當中加入Caco3、SiO2的作用是什么?(2)研磨的時候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3)把濾液收集到試管當中后,為什么要利用綿塞將試管口塞嚴?(4)為什么要把濾紙條的一端減去兩個角?(5)畫濾液細線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的原因是什么?(6)濾紙條上有幾條不同顏色的色帶?其寬窄和排序是怎樣的?這說明了什么?接著,我要求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并讓學生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了實驗探究。最終,通過這種集思廣益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都對相關內容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
3.拓展練習,強化探究結果
組織實施啟發式教學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僅僅使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初步的知識理解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教師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之后,因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相關的課后練習活動,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課堂所學知識得到實際的應用,從而使學生對其有更加熟練的掌握。
完成《細胞的增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之后,我馬上給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比如這樣一個問題:真核細胞的直徑通常在10μm—100μm之間,生物體的體細胞通常都較生殖細胞和個別組織的細胞小,其原因是什么?最終,通過對相關問題的解決,不但鞏固了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知識應用的靈活性。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當中,啟發式教學指導思想的應用價值已經逐漸突顯出來。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根據啟發式教學的具體內涵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同時要不斷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完善,這樣一來,可以使教學活動得到優化,從而循序漸進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慧.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21):83.
[2]溫建康.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智慧,201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