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錫恒
【摘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及競爭壓力就已經非常大。為了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加強德育教育,適當應用鼓勵對策,以激勵學生的正向品德素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 小學德育 激勵策略 整合
【中圖分類號】? G623.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042-010
教育競爭日益激烈,小學生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家長為了讓學生有更強的競爭力,除了參加學校正常課程外,還讓學生參加各種輔導班。這樣一來,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變得更大,小學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學習成績,忽視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導致不能健康成長。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尤其重要,它能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道德觀,是一種軟實力教育,是小學生成長階段不可缺少的知識,對學生日后健康成長有重要促進作用。
一、小學德育教育現狀
1.缺少完善的激勵對策
班主任是小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負責人,是德育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好勝心強,愿意聽鼓勵和表揚的話。但是目前小學德育教育沒有形成完善的激勵政策,激勵教育沒有過程記錄,激勵項目相對狹隘。這嚴重影響小學德育教育的激勵策略的實施,影響小學德育教育的質量。
2.缺少完整的激勵實踐
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教育方式主要是班主任進行語言知識的講授,學生接受班主任講授的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班主任的知識講授,并不意味著學生完全接受了德育教育內容。有些學生在學校內,會遵守德育要求,但是走出校門的一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這意味著德育教育并未完全落到實處。班主任的鼓勵實踐只是一種普及性說教,沒有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導致激勵成為空談,導致學生不能自覺遵守相關規定。
3.缺少完備的德育組織
學校沒有構建完備的德育組織,沒有專門的德育激勵制度、記錄制度,是德育教育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之一。德育教育一般是學生發生問題時對學生進行錯誤糾正,預見性差,導致無法取得成效。
二、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實施激勵對策的路徑
1.構建學生認可的激勵策略
激勵德育方法的實施的前提是制定學生認可的激勵策略,使激勵策略對學生產生觸動,以讓學生自覺遵守制度。如在升國旗、開班會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進行激勵策略的提出,并對部分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讓其他同學有感觸,只要自己表現得好,也能得到老師的表揚。我班一個小男孩的媽媽反映,男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讓媽媽給他買作文寫作的書,好能以后寫出好作文。小男孩要作文書的原因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表揚了班上的一個女孩子作文寫得好,所以他也要多訓練,以后都可以寫出好作文。可見,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在德育教育上,只要通過適當的鼓勵,就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校的日常活動中。
2.在生活中實施激勵策略
生活中無小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是由小事組成的,而這些小事也是學生良好品德和習慣養成的基礎。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自覺自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素養。實施鼓勵策略時,也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對于現實行的垃圾分類,教師可以作為德育重點來抓,讓學生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并將不同類別垃圾放入不同垃圾桶,對于表現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以加分形式或小紅花形式進行獎勵,攢足一定量的小紅花或分數可以兌換一定的獎品。
3.設立德育自律獎勵制度
學生的自律是做好德育教育的基礎,為了讓學生做好自我管理,并實現綜合全面發展,班主任可以制定自律激勵制度。如讓學生主動承擔班級管理工作,由學生輪流做班級德育管理組長,向同學講授德育知識。對德育管理組長,由班級同學進行集體投票,選出管理小能手,并對其進行獎勵,這樣即能培養教師的德育管理助力和,又能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督促學生自律管理,以增強班集體榮譽感。
4.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進行激勵
每個小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性格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使其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意識。在制定激勵策略時,要考慮到所有學生的特點,并不能一刀切。對于素質高的學生,給其制定較高的德育發展目標;對于素質一般的學生,制定激勵策略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以使學生從內容自覺遵守德育公約。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時要讓學生明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以更直觀的形式進行教育;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結合一定內容進行,使德育教育聯系生活,以發揮最大效用。
5.通過主題班會和實踐進行激勵
小學生在家里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將一些不良習慣融入學校。為了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激勵,通過積分進行。如讓學生在家幫助家長做家務,以固定周期為限,幫助家長做一項家務,即可得一分,由家長和班主任一起,對學生進行實踐德育激勵。
另外,班主任在召開班會時,也要將激勵策略融入其中,一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總結,一是將德育激勵理念傳遞給學生。教師可以召開斑馬線上汽車讓路人、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等論題的討論,以使學生在正確德育理念的影響下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德育教育的責任人,要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多開展激勵教育方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心理特點等制定公正的激勵策略,以使激勵策略公平合理,以激發小學生的自覺內驅力,最終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
[ 參? 考? 文? 獻 ]
[1]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89.
[2]康歡歡.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47.
[3]劉詠梅.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華少年,2015(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