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多多
摘要: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為社會培養專業性高素質的人才。但如今的中職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卻逐漸偏離了這一教學目的。這也導致了教學困難。所以若想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改變教學模式,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對如何進行中職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展開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工程;中職院校;教學模式;策略探討
中職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設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能力專業化的人才。從當前的中職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情況,生源質量不斷下降,由于科技更新換代較快,導致老師和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速度,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為盡快改變這一現象,作為老師應該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到教學找突破口,才能解決教學難題,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種解決方案,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突破教材局限
實踐基礎由理論基礎決定,中職院校的學生對相關的理論概念缺乏認識,對有關計算機網絡方面的一些理論知識的理解存在較大的難度,這就與計算機網絡工程這門課程理論不易理解的特點形成了難題。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進行課外的拓展,適當突破教材局限,同時將理論知識進行直白簡單化的講解,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比如將 OSI 參考模型的內容簡單化講述,同時對 TCP/IP 的內容相應的課外拓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增強了中職生的學習信心,提高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相關興趣,為提高教學效率打下了基礎。此外因為中職院校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所以在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應該以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要教學任務比如,在教學太網交換原理和組網方法這一內容時,既要講解非屏蔽雙絞線的直通線和交叉線的制作方法及應用環境,也要輔之以網絡故障檢測方法的理論講解,使學生懂得從軟硬件兩個方面對各種故障原因進行查找。使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 IP 地址子網掩碼、網絡協議的添加和屬性設置,網絡共享屬性的設置,動態分配IP地址的使用,互聯網的使用,以及相應的網絡原理同時鍛煉學生網絡應用能力
二、 實行創新教學
以往的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師生互動不夠,逐漸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多以教為主,因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為解決這一問題,相關老師必須加強教學實踐,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主要目的,其中的關鍵是要加強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和教學。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要求規模能夠容納一個班級數十人的學習空間,在空間上劃分為若干個區域,供相應的小組開展實驗;每一個小組的計算機通過路由器或連接成相應的獨立網絡同時分別配備相應的硬件設施,同時還要包括網絡軟件包這些相對獨立的局域網又通過交換機互聯,通過光釬接口將計算機網絡教室與相應的互聯網進行聯通。使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得到充分的使用除此之外老師還應該適當的開展網絡互連類實驗、服務器設置類實驗、網絡綜合布線類似驗、網頁制作和網站建設類實驗等等,讓學生在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三、完善教學方法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所以如果一視同仁,反而會事倍功半,所以老師應該對教學方法加以改進,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進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劃分;同時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改善教學內容,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相結合,一般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并對相應層次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而使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獲得扎實的基礎、是基礎一般的學生能夠突破瓶頸、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開闊自己的思路。同時在教學內容上也可以分為多個層次,比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首先學生從整體上對計算機局域網等相關概念有一個較清楚的了解。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的校園網為模型,向學生講述解決局域網與互聯網連接及其他計算機難題的操作步驟。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完善企業網為模型,了解企業管理模式,從而知道如何進行網絡安全的維護。通過這種分層教學的你模式,讓學生在日常的計算機網絡的學習過程中由淺入深,提高學習效率。
四、改進考核制度
以往的教學考核模式過于單一,而且這種考核模式偏向理論而忽略了學生對計算機實踐操作的需求,因為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習困難。中職計算機網絡工程的教學考核,應該以體現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為主要目的,不斷完善考核模式,精進考核內容。
同時老師還可以將平時的教學采取評分制,可以采用百分制模式,日常教學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課前預習效果,實際操作過程,以及相應的問題處理,問題應答情況分別占不同的比例。從而對每一個課程項目都采用這種綜合評定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監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對于遲到早退現象應予以扣分,對于課堂紀律以及課堂氣氛,也應該在考核范圍之內,在教學過程,相應指導教師可以在教室巡視,發現有不良表現的學生可以先做提醒,如果沒有效果就在點名冊上進行記錄。在教學完成后,相關的指導教師還應該檢查學生的相關任務完成情況。并予以簽字確認,并囑咐學生梳理相應的知識重點,在下節課開始之前,老師予以查看,對相應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定,評定考核要包括實際操作,圖表繪制,遇到問題等。針對學生完成的相關情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及具體操作,以及出現的相應問題進行合理客觀的評價,使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同時在考核過程中,老師還應該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理論進行考核,要包括硬件原理,操作思路,以及相應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程序的使用。同時考核還要采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形式,在進行相關實驗操作時,老師可以選取其中的一兩個重點操作步驟,讓學生具體操作,掌握學生的實驗基礎。
綜上所述,若想提高中職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效率,首先需要老師,不拘泥于教材,敢于突破教材局限,適當進行知識拓展;同時老師實行創新教學,改變教育理念,注意凸顯學生地位;其次還要不斷改進與完善教學方法,可以適當采取分層教學;最后,為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可以適當改進考核制度,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吳康君.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管見[J].青海教育,2012(7).
[2] 吳鳴.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13(10).
[3] 魏昕, 王相偉. 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方法談 [J]. 電子世界,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