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良好身心素質的關鍵階段。在培養學生身心素質的過程中,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及意義,也就是說,小學體育教學,特別是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素質培養等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是當前我國教育行業特別是小學體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對待和重視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體育教學;小學高年級;教學策略;小學體育
引言: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實施,其目標也愈發明確,即:為國家發展培養一批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需要加強學生的體育素質的鍛煉。小學體育教學的課程性質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往往不會受到教學單位的關注。通過調查分析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態度得出,很多小學高年級學生對體育課程并不感興趣。其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中重視智力教育、忽略體育鍛煉等方面的影響,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成效不佳,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學往往受到一些教師及家長的忽視,乃至存在未設置體育課的情況,直接影響我國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二是大部分學生認為上體育課純粹是浪費時間,他們更希望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文化知識的學生上面,他們的內心非??咕軈⒓芋w育活動,對體育課極其厭惡,再加上個別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相對落后,師生之間的交流有限,無法真正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其實,體育課對小學生而言,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體育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存在著重要的意義。從某種層面來看,構建小學高年級體育課堂則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夠獲得良好的身心素質。首先,體育教學與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密切的關聯性。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功課緊張,并無大量空閑時間參與體育活動。而很多學校設置體育課的時間相對固定,所以恰好能夠為學生提供最基本的運動機會。另外,學生身體素質的好壞也會對學習成績造成直接的影響。一些學生的學習適應性較弱,容易生病,那么自然會影響學習進度,這樣最終會耽誤學習,導致學生的成績下滑;其次,參加體育活動能夠幫助小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放松心情,進而使小學生能夠全身性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眾周所知,小學高年級學生承受著小升初的壓力,通常并不重視體育鍛煉。不過,正因為如此,通過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則能夠緩解其學習壓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對此,我們能夠看出,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需要進一步提高其課堂效率。
二、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策略分析
(一)加強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增強其學習熱情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成熟的思維及獨立的人格,在面對一些事物時,往往會形成獨特的認識和看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促使學生真正地意識到體育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唯有如此,方可讓學生真正地關注體育活動、重視運動鍛煉。在具體課堂活動中,體育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目的,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遵循“新課改”要求尋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另外,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的目的并非僅僅增強學生學生素質,也是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集體意識、競爭觀念等。所以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體育教師也能夠利用組織小規模的體育競賽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不僅能夠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體育的競技魅力,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競爭觀念,促使學生形成大局觀、整體觀等。只有學生從中得到了進步,那么自然就會對體育課更加地感興趣,進而加強體育鍛煉。
(二)科學設置體育教學課程,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從傳統層面來看,以往的小學高年級體育課基本上是先由體育教師介紹一些基本的動作要領,再安排學生在操場上跑步,隨后是自由活動。不過,根據“新課改”標準內容來看,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內容,并對其進行創新和優化。通常而言,小學高年級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逐漸呈現出“個性化、專業化”的特點,比如,羽毛球、兵乓球、籃球、游泳、田徑等體育項目會相繼開設出來。學校首先需要完善體育硬件設備,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體育教師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次需要進一步增強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只有這樣,才可以為提高課堂效率提供條件。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向小學生講授與體育技巧等相關的專業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使學生的理解力、學習力進一步提升。例如,可以不定期地舉辦一些運動會,引導學生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真正地感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進而才可能會全身性地投入其中。
(三)扭轉教學模式,實施層次化、差異化教學手段
與其他文化課程相比,體育課程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情況、承受的運動力度等是完全不一樣的。尤其是女同學,其承受的運動力度比男同學要小一些。對此,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一定要重視不同同學之間的區別,實施個性化、層次化的教學模式。首先,體育教師需要對小學高年級的體育素養、運動能力等進行初步地了解,然后才可以開展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活動。尤其是對于體育特長生而言,教師一定要對其進行個性化指導,并開展分層化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其真正地彰顯體育優勢。不過,針對體育學困生而言,體育教師應該略微地下調鍛煉力度,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多多鍛煉,進而提升其學習熱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多參與體育鍛煉,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升運動興趣、培養良好的鍛煉習慣等奠定穩固的基礎。由此來看,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們需要真正地重視它。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地參加專業素質的培訓,摒棄傳統的教學活動,改善僵化的教學方式,加強教學創新和改革;同時,也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個性化、分層化的教學活動,善于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韋瑛.廣西小學體育發展戰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2]向禹.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構成及培養策略研究[J].重慶大學,2018(22):15-17.
[3]雷霆.小學體育創新教學實驗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2017(5).
[4]王佩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加工改造”教材化工工作的現狀研究[J].山西大學,2017(11):27-28.
[5]段陳濤.抓住小學體育教學特點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