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能夠迅速吸引學生關注,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對知識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因此,教師應借助角色表演的方式、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情境,并積極為學生營造抒情語言情境和帶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旨在通過創設情境,來達到優化語文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小學生的心理和思想還不夠成熟,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很難做到認真進行教學思考,對學習始終保持較高的熱情,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網絡收集相關教學資料,設置優秀的教學問題來進行教學導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開展的第一時間就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教學情境的設計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思考。教學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好教學指導,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情境教學概述
關于情境教學有著各種不同的定義,比如下面幾個定義:“情境教學就是運用具體生動的場景,以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1]”“所謂的情境教學模式,乃是指任課教師立足于特定教學目的的實現,結合教學內容為聽講的學生所營造的、致力于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課堂氛圍,以此作為促使學生展開高效課堂學習的教學方式?!辈煌那榫辰虒W的定義,側重于不同的方面。而筆者所理解的情境教學,又是這幾者的融合。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借助一些生動的、趣味的場景,營造和諧的、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在實踐中,要遵循情境教學的定義和特點來開展情境教學。
二、情境教學的應用意義
(一)有助于深挖教材內容,深化學生的語義理解。
小學語文教材所節選的文本無不是來自于中外優秀文化作品,無不是名家的匠心之作,其作品中的遣詞造句、組織結構、意境建設、形象刻畫、細節描寫、人文嵌入等都是經過名家日思夜想精心琢磨出來的,這就使這些名家的作品并不是簡單的識文讀句就可以領會的,而是需要站在作者所創設的特定情境下逐字逐句品味,才能夠讀懂作者字句背后的立場、看法、情感等[2]。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決定了以他們當前的語文素養不能讀懂作者且挖掘深厚語義,一旦語文教師遵從小學生的這一身心成長規律,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強化所讀文本的情境再現,就能夠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品味一字一詞,就能夠超越時空界限與作者形成思想交流和共鳴,最終有助于小學生立足于文本字里行間深挖教材內容,深化字詞句背后所隱藏的深厚語義。從一定意義上講,小學生潛在地提高了語文學習基礎素養。
(二)有助于凸顯文本主旨,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對小學語文教材所節選的作品進行綜合性剖析,會發現:無論哪一種體裁,都滲透著作者的情感、思想、價值取向,總是高度體現著特有的思想境界。然而,作者所生活的背景、成長的年代、文化認知等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歷史性和實踐性,對于現代人來說,尤其是語文思維認知還處于不斷開發挖掘階段的小學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夠把握到作品中的思想境界與作者進行跨時空式的溝通交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只要小學語文教師利用一切教學工具,以節選的教材文本內容為依托,對教材內容所反映的一定情境重新建構,就能夠做到引學生進入作者所進行的文學創作時代、背景、現狀中,就能夠真正對作者所要闡釋的思想理念有所挖掘和認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形成激勵力,催學生不斷奮發向上全面成才成長。
三、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借助角色表演的方式為學生營造情境
對于小學生這一群體來說,其習慣于感性思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為班級學生營造教學情境時,必須把握好這一要點,以便通過對學生感性思維習慣的迎合,確保所營造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真正投身于課上知識學習活動之中。小學生通常有著強烈的表現欲,小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上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參與這樣的課上活動過程中將會是十分投入和專注的。同時考慮到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篇幅的課文為記敘文、寓言等體裁,這些體裁的課文,多是借助具體的形象實現對課文中心思想的表達,針對這一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課文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將之設計為情景劇,組織學生在課上分角色表演,如此一來,原本在書本上靜態的內容,通過學生的角色扮演活動,變得鮮活起來,在這種情境的感染下,學生對于課文中心思想和主題的把握將會更加深刻。而且情境教學模式所能夠帶給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體驗也是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比擬的。表演情境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課文中某些詞句的意思或者是故事情節,依據自己的理解,用動作和神情等手段,配合自己的理解言語形象地表現出來的活動[3]。
(二)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
正如許多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樣,多媒體技術之所以在課上教學環節中能夠受到學生的歡迎,主要在于此種技術能夠為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覺和聽覺學習體驗,這同小學生習慣于感性思維的習慣也是相符的。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多媒體資源的引導之下,更好地進入由語文教師所營造的教學情境中。
(三)為學生營造抒情語言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時亦應當如此。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背錆M感情色彩的語言,具體形象的描述,恰當巧妙的比喻,會給學生創造一種美好的情境,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作用[4]。同時教學過程還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因而,教師的言語表達應當充滿情感的色彩。“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只有這樣,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
(四)為學生營造帶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
生活是語文的土壤,沒有了生活,語文就像花兒沒有了土壤。因此,在營造教學情境時,生活化的情境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日里應當主動去了解學生在生活中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并利用這些話題來為學生營造極具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當學生聽到教師拋出其所感興趣的話題時,其學習的積極性必將空前高漲,學習的勁頭也將變得更足。而這樣的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又將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生活與語文的關系,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
語文課應該是鮮活的、動感的、沉浸的,這樣的課堂能夠真正調動學生,能夠走進學生心里。而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則恰恰是營造鮮活的、動感的、沉浸的課堂氛圍的關鍵。為此,教師應該探索更多的情境教學的策略,在課堂上真正地打造一片自由、快樂、和諧的樂園,引導學生快樂地徜徉其中,獲得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榮清.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64.
[2]任鴻玲.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作用[J].才智,2018(26):186.
[3]李明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5):76.
[4]顧維敏.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