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林
摘 要:現如今,素質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基礎教育的主流,而數學、語文和英語在素質教育中一直占據著大半的江山,并稱三大巨頭。而很多其他例如物理、化學等理科類學科能否學好的前提都在于數學是否足夠優秀,換而言之,數學決定著一些理科學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否應用自如。小學時期的數學毋庸置疑的對于學生的數學生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同于幼兒園的懵懂,此時的學生才真正意義上的開始領略數學的風采。教師應在教學時注重引導,使學生在初期就能對數學產生興趣以及對于數學有一定的解題的思維,為將來學習數學奠定更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引導;鼓勵學習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大都枯燥而又乏味,學生必須在這種枯燥和乏味中不斷的做題和背誦公式,才能不斷進步取得好成績。而如何讓學生能夠堅持并且自主的去學習數學,是教師們首先需要關注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沒有定力,熱愛一切他們覺得好奇的事物,對于自己覺得枯燥無味的事物更是不屑一顧,這也是為什么在小學期間有許多學生的數學成績都普遍偏低的原因。所以想讓學生能夠不排斥學習數學,建立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進而引發他們的興趣是一個重點并且行之有效的辦法,興趣是唯一一個可以推動學生去堅持學習的事物,要讓學生對數學起興趣并且保持下去,就要從多方面角度去實施,數學教學方面的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此我想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趣味互動,引領節奏
小學時期的學生,是個處于多動癥的時期,他們天真爛漫,但是同時也酷愛在課堂上做些小動作。想讓他們認真的在下面聽完整節數學課,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一項挑戰。雖然說不太可能一整節課讓他們完完整整聽你講完,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的使他們認真的多聽你講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尋找新的突破點,例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做一些趣味互動,使學生在上課逐漸厭倦的情況下,精神一振,吸引他們的興趣,引領課堂上的教學節奏。例如:在教導學生認識時鐘的時間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在課堂上提下一個問題":同學們知道時鐘的三根指針哪個是最懶惰的嗎?"以此來調動這堂課開始的一個氛圍,吸引同學注意,同時在課堂上,根據時間教導學生畫指針的時候,老師可以教學生在草稿本上畫手表,看誰畫的最正確以及手表畫的最好看,如此整堂課的氛圍也就上去了,在這么一個氣氛下,相信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是分外高漲的。
二、創新思維、培養習慣
數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除傳統課堂的講述式外,我們還可以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其他的教學方法,例如請學生上來做一回小老師,由他們上臺為學生講解某一個題目,這樣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興趣,畢竟學生上臺授課對他們來說極為新鮮,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從另一方面來講,在這個年級的小孩子,老師對于他們來說地位非常高,而且這個年紀的學生,很多都在內心將自己比作小大人,能夠自己上去做一回小老師,如此值得炫耀的事情,相信他們的內心也是很激動的,但是能夠上去做小老師的,數學成績必定不能夠差,所以這也相當于促進了學生學習,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了他們的動力。另一方面,數學并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不同于語文的是,數學不是光靠背誦就能將其學好,更多的是需要平時頻繁的進行練習,從而開發數學思維,才能夠熟練的運用數學知識,所以日常反復的練習是不可少的,所以教師也一定要每日布置一定的作業,讓學生得到一定的數學訓練。同時這也能培養學生的一個好習慣,一個人的習慣總是在長期不斷地反復中養成的,所以教師應該掌握好學生學習的節奏,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
三、因材施教、因時制宜
教學對象的不同決定了教學方法不能夠千篇一律。教學方法的因材施教一方面是指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策略。不同的人接受能力不一樣,這樣也就形成了所謂的"優生"和"差生"。統一的要求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優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差生面對目標苦惱不知道該如何完成,根據學生接受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目標和策略才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能夠有足夠的動力,不同的標準并不是因為他們的"優生"和"差生"之分,而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接受并能完成目標,事半功倍的學習數學。而另一方面,因材施教還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也要懂得變通。例如,小學不同的年級的數學難度相差太多,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因時制宜,耐心細致的指導教學,使學生學習減少學習的難度,盡快熟悉新知識,并且融會貫通。
四、總結
總的來說,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小學階段的數學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師更多應該注意的是切莫拔苗助長,應考慮實際的情況制定教學方案,慢慢引導,切莫超過該階段的正常水平,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艱難的去學習,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這樣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我們要循序漸進,通過與實際例子相結合去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不斷保持學生心中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曾玉.淺談小學數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未來英才.2015年10期.
[2]胡瓊.淺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