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宜蘭


摘要:本文為校企合作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初探。文章從前期調研、制訂方案與計劃、方案計劃的實施與落實、考核評價、成果成效的檢測、體會與反思六個方面做了闡述,同時也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做了分析和思考。
關鍵詞: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等文件精神,落實人才培養要求,破解職校實驗實訓設備不足、實訓教師缺乏的難題,我校近年加大了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力度,在各專業高年級學生中全方位開展了校企合作,以達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提高技能的目的。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我們進行了初步探索,發現了一些問題,也取得了一些經驗,為我校下一步完善校企一體化人才培養,加強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支撐。
一、前期調研
工學結合初期,我們選取了三家企業三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具體調查情況如圖1:
圖1 初期調查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酒店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匹配度高,對工學結合滿意度高,對所學文化課知識、專業課知識明顯感覺不足,在工學結合的同時學習理論知識需求也較高。
二、制訂方案與計劃
根據初期調研的結果,我們針對酒店專業與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共同磋商確定了培養方案。
三、方案、計劃的實施與落實
根據計劃,企業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訓:
(1)如何自我調節工作心態;(2)各部門技能大賽:餐飲擺臺、客房 鋪床、財務點鈔、英語培訓;(3)消防安全;(4)急救知識;(5)拓展。
四、考核評價
與企業合作制作了考核表和“常青藤計劃”,對學生進行考核,形成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
1.企業對參加工學結合的學生考核指標
企業從態度考核(30%)、工作業績(20%)、工作能力(50%)三個維度,主動、積極性,紀律性,責任感,認同感,協作性;目標完成度,工作效率,工作方法;崗位知識,崗位技能,基本知識,執行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與協調,工作計劃性等十五個方面進行考核。
2.常青藤計劃
工學結合后期,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在酒店繼續工學結合學習的,酒店為學生提供以下職業發展規劃:
(1)工學崗位→見習領班,見習周期六個月,轉正式領班或主管
(2)工學崗位→銷售、工程、保安、餐飲部文職類崗位
(3)工學崗位→依據實際情況,調整到喜歡、合適的新崗位
在整個工學結合半年時間內,學校派住場教師跟蹤管理,同時學校每月定期去企業進行一次回訪,根據回訪中企業和學生提出的需要,學校派教師對學生進行現場教學,目前學校主要是對學生進行了立德正行方面的現場教學,下一步針對學生英語口語與聽力的欠缺,準備派英語教師進行現場教學。
通過半年的校企合作培養,直接成果是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取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同時學生在工學結合中提高了專業知識,培養了專業技能,超過半數的學生通過了企業考核評估并轉為正式員工。
五、成效成果的檢測
為檢測工學結合的成果,我們選取了三個對照組考察工學結合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三個對照組分別為:繼續留在企業工學結合的學生、有過工學結合經歷返校繼續學習的學生、沒有工學結合經歷在校學習的學生,用試卷形式從基礎知識、實踐技能兩個維度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如圖2:
從三個對照組數據可以看出,考核優秀繼續留在企業學習學生,在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方面無論是及格率還是優秀率都遠遠高于其他兩組學生。有過工學結合經歷的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高于沒有經歷的學生,由此可見校企一體化培養人才的模式成效明顯。
六、體會與思考
通過此次工學結合校企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合作企業浙商瑞雅國際酒店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學生工學結合期間流失率在同專業中最低,為企業節約了人力成本,為學校補足了實訓設備、實訓教師不足的短板。工學結合,夯實了學生的技能培養。下一步我校打算繼續完善與各企業的校企合作,在同專業學生工學結合中推廣這種模式,帶動其他專業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完善。
目前校企合作中一些困難,主要是企業對培養學生熱情不高。大部分企業只顧經濟利益,學生從事簡單重復勞動較多,對知識和技能的提升非常有限,一個成功的工學結合校企培養模式,企業要發揮主導作用,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張本松.宣城職業技術學院“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典型案例[C]∥安徽省第三屆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和主題論文征文選編,2017(5):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