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榜紅
摘 要:不管是初中階段還是小學階段,數學都是重要的學科之一,它不僅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還能培養學生積極的思維態度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雖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有些教育現狀還是不容樂觀,還存在這很多不理想的因素。需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效率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首先,就學生方面的原因來說,在升入高年級之后,課程科目增加,難度加深。由于學生年齡畢竟還小,一時很難接受突然增加的學習壓力,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尤其是數學科目邏輯性較強,有些孩子會很不適應,因而上課不認真聽講,導致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加上學習方法的不合適,使得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如,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基礎知識、認知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這些現象就造成了班級學生之間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一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探究的意識不強,作業壓力較大。同時,高年級階段,各科都很重要,都有作業,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厭學,長期以往,成績只能越來越差,何談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就教師方面來說,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有些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沒有轉變,教學方法不夠新穎,導致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學生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從而影響了課堂效率。再者,有的老師為了趕上教學進度,忽視了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出現“照本宣科”和“填鴨式”教學現象,這樣一來,學生根本沒有質疑和探究的時間,就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1.藝術性提問,激發學習興趣。
不管是哪個學段的數學課,給人的感覺一般都是是比較程式化,導入、舉例、提問、練習都有固定的模式,這樣學生才能養成嚴謹的學習習慣。但是,如果長期堅持這樣的模式,也會影響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尤其是提問和質疑。上課時,如果老師的問題設計的比較新穎有趣,提問又較有藝術性,那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強一點。相反,如果老師的語言過于平淡或者沒有趣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差一點。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參與式”的活動環節,就是我們常見的計算地面裝修面積的題型,既是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也是為了培養統籌設計能力。當問題出示之后,我是這樣說的:你們都是未來的設計師,請你們合作交流一下,怎樣才能計算出老師家客廳地面的裝修面積?“選擇哪種形狀的地板既美觀,又經濟實惠”,“誰能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設計方案”?當學生匯報交流之后,我不是簡單的總結,而是肯定他的設計方案優勢所在,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和創新。這樣的提問語言,相比那些程式化的語言更具有藝術性。課堂氛圍活躍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主動地探究和交流,提高的不僅是課堂效率,還有學生學習的能力。
2.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習積極性。
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要想提高“教”和“學”的效率,首要條件就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知識特點,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內容時,因為這節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嘗試用植樹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以布置任務的方式讓解決“一條線段上植樹(兩端都栽)”,“一條線段上植樹(兩端都不栽)”,“封閉曲線上”三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畫線段圖來聯系實際生活解決問題。因為之前有要求,所以這時候,每個小組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動腦想辦法。通過參與體驗,枯燥的知識就形象化了,學生對畫圖策略的價值也就了然于胸了。同時培養學生對應、模型、推理等數學思想,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3.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習主體性。受高考的影響,當下的教育現狀多是應試教育。在課堂上,教師一方面是為了趕進度,另一方面是為了通過多做練習來提高成績。所以,一節課總是老師在“唱主角”,學生只是配合完成教學任務,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根本沒有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時間。長期下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由“主演”變為“主導”,只是引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方法,然后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主的學習、交流,總結出學習結果。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性,他們才更有興趣去探究,去交流,掌握學習的方法。如,在教學“位置”這一課時,一開始,我就用學生的座位擺放來引入,通過讓學生嘗試獨立描述班上某位同學在班里的位置,來引出簡要、明確的描述位置的需要。因為這些描述都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描述得來的,印象更深刻,理解更清楚。而老師只是在其間引導他們去思考,去總結,真正起到了“主導”作用,這才是真正的數學課堂。學生用這樣的方式學習,學習能力也會日漸提升,課堂效率明顯提高。
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尤其是高年級數學課堂,由于知識邏輯性較強。就需要教師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從而調整教學方法,找到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設計合理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自主的探究,愉快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齊明清. 淺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 學周刊, 2016, 31(31):139-140.
[2]朱家樂.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8, 15(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