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暉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逐漸成為許多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基礎,具有推動作用。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理念不斷實施,小學教育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課堂作為教育改革的載體,開展實施基礎教育,課堂教學將是傳播知識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迅猛,教學也處于一個信息化環(huán)境中,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生;信息化環(huán)境;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前言
當前,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技術不斷拓展應用,充分展現了信息化環(huán)境中的教學模式優(yōu)勢。為了更好的促使教學實踐,整合教學資源,最終形成高效課堂教學,單獨使用粉筆與黑板是無法完成的,而是應當將信息化技術與課堂教學相聯系[1],構建新型課堂。在此課堂背景中,教師能夠使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得學生視野不斷豐富,并培養(yǎng)與激發(fā)個人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合作者、引導者與組織者,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成為研究的重點。筆者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分析與總結信息化環(huán)境中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式,為教學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一、信息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以游戲為主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游戲方面均具有特別愛好,當處于游戲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歡樂地學習,不易出現厭學情緒。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與信息技術可為學生展現一個直觀、形象、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具有交互式特點,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進而生成大量知識,營造給學生快樂、舒適的學習氛圍。然而,小學生的自主判斷能力與自主選擇能力較差,因此,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必要引導。例如,在正方體、長方體初步認識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引入日常生活場景,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在系列活動中,包括操作、交流、討論、分析、歸納與整理等,使學生熟知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特點,并能夠區(qū)分兩種不同物體。另外,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搭積木游戲,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有助于學生鞏固技能。指導學生以已有知識、生活經驗為背景,并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拓展訓練模式開展學習。在搭積木游戲中,利用該程序使學生在角色中快速融入,學生能夠興奮、熱切的選擇積木,并搭建不同建筑,而學生之間,往往會因為完成的不同進度開啟競爭,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歡樂游戲中,學習知識,了解方法,掌握技能,進而達到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2]。
二、信息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以操作為主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個人的引導作用,對網絡資源合理、科學地利用。詳細方法為: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學生制定學習任務,并明確所需完成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通過人機交互、上網查詢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克服困難,最終完成目標。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信息海量,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篩選信息,最終獲得有用信息,能夠有效捕捉信息,進而促使學生判斷能力、整理能力、歸納能力、加工信息能力提高。
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一些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或者動手操作的作業(yè)題,例如,當學生在學習厘米與米的認識以后,其留置作業(yè)可以為:要求學生親自尋找與測量實際生活中可以測量的地方,并詳細記錄[3]。如此一來,學生便可用心測量很多物體長度,部分學生還會通過查找資料,閱讀一些無法測量的長度,包括橋梁長度、建筑長度等。在上述教學中,學生通過親自操作完成,有助于個人視野不斷拓展,同時還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信息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以合作為主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現代教育中,學會合作為重要要求。在邁入信息化時代以后,合作更加重要,是否有合作能力、合作能力強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4]。以信息化環(huán)境為背景,教師需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此為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策略之一,尤其是小學生。當前,很多學生為獨生子女,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
合作學習表示以團隊形式或者小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對于群體活動而言,傳統(tǒng)教學開展較少,而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通過開展多彩且豐富的群體活動,可培養(yǎng)小學生群體活動能力、群體意識、競爭與合作能力。對于學生而言,無需直接面對,教師利用網絡,將課堂學生分為小組形式學習團體,通過網絡對各種符號信息傳遞,包括圖像、文本、聲音等,繼而達到增強交流、信息同步傳遞目的。最終推動學生社會化發(fā)展[5]。
例如,在圓形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教學設計,將有關文字材料、視頻、圖片、網上下載信息、有關網站鏈接等均放在課件內,并設置學生的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學生首先結合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采用上網查詢等方式,在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分析,隨后小組歸納對該問題看法。另外,教師還應當設計出有關評價與激勵措施,以便學生的主動性與參與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小組成員都應當認真學習、探尋與揣摩,結合個人理解,發(fā)揮想象力,以個人理解總結一段話或者一句話,確保個人理解敘述能夠與眾不同、有趣與切題。在課堂中,學生都能夠將個人見解發(fā)表出來。在問題討論以后,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回答,分析典型回答,表達個人觀點。采用合作式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充分發(fā)揮,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空間與時間,進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6]。
結語
以信息化環(huán)境為背景開展自主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具有自我調節(jié)、自我指導與自我鼓勵能力。因此,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十分重要。然而,小學生受到身心發(fā)展與年齡特點的影響,在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時,應當由教師進行監(jiān)督與指導。教師應當利用網絡信息資源,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章玉根.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2):15.
[2]呂晶晶.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17,(21):50.
[3]彭繼紅.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7(3):85-86.
[4]崔慧慧.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8):80.
[5]姚貴永.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文存閱刊,2017,(14):223.
[6]王永強.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新課程·上旬,201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