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才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學目標的主干,這一目標的實施對高中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鑒于此,本文以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主要內容進行了探討,從而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教師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以此發展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學習品質,最終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 ?數學 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學分析,通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內涵,而且還可以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目前教師所研究的焦點問題,也是高中數學教學發展的內在需求,鑒于此,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了論述,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參考。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創新思維
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和復雜,導致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和認知規律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在輕松的環境中將抽象知識加以解釋,掌握數知識學的本質,最終通過創新做到一題多解,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一教學目標。
總之,經過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發揮了創新思維,實現了一題多解,完成了教學目標。再如,在教學《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一課時,筆者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如何用多種方法證明余弦定理,這時學生們對余弦定理進行了邏輯上的推理,通過數學建模等方式創新出多種證明方法,如作高法、向量法、建立坐標系法等等,從而使學生在證明的過程中拓展了思路,培養了創新思維。
二、實施小組合作,注重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是指針對研究對象,獲得相關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推斷,以此構建自身的知識框架。而數學分析的過程需要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提取信息,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分析素養時,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教學,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數據進行處理,從而通過思考,探索事物的本質和關聯,最終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用樣本估計總體》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和邏輯抽象思維,于是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本班的高一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和體重進行了調查,并且通過數據分析了本班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和體重,之后運用樣本平均數來估算全校整體的平均數,這樣讓學生在小組中探討了統計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分析素養。再如,在教學《變量間的相互關系》一課時,筆者為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目,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數據進行了分析:某學校對學生進行了體檢后得出的身高和體重的數據展示出來,之后讓學生根據數據畫出散點圖,并求出回歸直線,同時利用回歸方程對生活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與預測,以此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們探討了散點圖中正相關和負相關的特點,研究了身高與體重兩個變量的相互關系,從而加以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升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三、開展實踐活動,增強數學建模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在課堂進行學習之外,教師還要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將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通過建模來解決問題,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揮自身的價值,獲得成就感,而且還可以驗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實踐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
例如,在學完了《函數模型及其應用》一課后,筆者為學生開展了實踐活動,為學生引出買房問題,讓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函數模型,通過創建模型來解決買房的利率問題,以此計算出按揭年限和貸款的最優方式,幫助消費者以最省錢的方式來購置房產。經過這一實踐活動的開展,不但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建模的重要性,而且還提升了學生的生活技能,以此更加努力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目前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課程改革所研究的焦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外,還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為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琪.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章起始課教學[D].聊城大學,2017.
[2]王雅琴.芻議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教育價值及教學滲透策略[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