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
摘要:就業工作既是民生工程又是高校工作重中之重。做好就業指導工作,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能指導學生發揮所長,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就業質量,促進其長遠發展,樹立長久的職業發展目標及規劃。對此,本文立足外語專業學生,著重分析與介紹“外語+”背景下的精準就業創業指導體系的構建與探索。
關鍵詞:外語 ?精準 ? 就業 ?指導 ?體系
1、研究背景及意義:探索在“一帶一路”和區域發展國際化背景下的外語專業學生“外語+” 精準就業指導體系構建實踐性研究。既有理論創新,“外語+”就業精準指導是在學生所學專業的基礎上,從學生個性差異出發,提供給學生精準的就業指導服務,切合學生自身的發展訴求,引導學生積極地認識自我,進行充分的職業探索。同時也有實踐創新,采用與其身心發展特點相適應的就業指導內容和方法。通過對各年級學生的精準引導與幫扶,將學生培養成為復合型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同,實現高質量就業,促進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在價值方面,本項目研究成果可以為高等教育、特別是城市型地方大學如何有效從“噴灌式”到“滴灌式”精準就業指導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具有很強的借鑒性。
2、研究現狀:目前,外語專業學生就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機遇主要源于區域發展國際化大趨勢下對外語專業人才的增加,挑戰則在于對外語專業人才復合型、應用型要求越來越高,“外語+”的精準就業指導是現實需要。本研究正是基于此現實需求,聚焦“外語+”人才培養,通過行業調研,明晰“外語+”的加什么和怎么加的問題,在學生與行業中間搭建橋梁,分階段對大一至大四學生進行各有側重的職業生涯指導與服務,從而實現精準就業指導。
3、研究方法:綜合采取資料分析、調查訪談、實踐活動等方法開展,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論提煉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現狀分析、行業走訪、校友回訪、學生交流、教學研究等方法確保項目開展的有效性。
“外語+”就業精準指導是建立在學生所學專業基礎上,以外語作為學生就業的優勢,將學生培養為復合型人才。精準化就業指導是建立在宏觀就業指導基礎上,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就業需求的學生提供因人而異的就業指導服務,是傳統就業指導的延續和補充1。在長期的就業指導實踐中,學校給予學生的服務多為集體層面的輔導,針對學生共性但忽略學生個性。然而由于家庭環境、成長背景和自身條件的影響,大學生在能力、氣質、興趣、特長、價值觀等方面都存在差異,致使不同學生的職業理想和適應范圍各不相同。因此,就業指導工作應該從學生個性差異出發,提供給學生精準的就業指導服務,切合學生自身的發展訴求,引導學生積極地認識自我,進行充分的職業探索2。同時,由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不同時期的學生存在實際需求上的差異,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需要采用與其身心發展特點相適應的就業指導內容和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
4、探索途徑:
1.資料搜集與現狀分析:根據麥可思就業質量調查結果和學院就業情況,進行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建立就業單位信息庫和校友信息庫。搜集“一帶一路”政策給外語專業就業帶來的影響,搜集區域國際化發展,特別是成都區域經濟國際化發展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3。
2.進行企業調研和校友回訪:對企業進行篩選,甄選出與“外語+”相關的優質單位,積極赴優質企業調研,了解企業不同崗位用人需求及標準。
3.凝練“外語+”精準就業指導方案:在調研基礎上,形成外語+精準就業指導方案。初步構想是形成院企合作全過程育人的方法,從橫向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縱向理清各不同年級學生開展階梯式職業生涯指導活動。依靠學院積極探索“外語+”人才培養新模式及教育教學的改革,突出“跨文化、寬領域,精外語、有特長”的人才培養目標,引導學生具有國際視野。
4.開展精準就業指導: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以外語+為核心的精準就業指導活動,線上建設“語路.就業”、“語路.創業”、“語路.校友說”、“語路.企業說”等欄目,通過線上平臺讓學生了解行業、明確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就業觀。線下開展企業校友進入就業指導課、企業開放日、就業沙龍、就業講座等形式,落實精準就業指導工作。在縱向上明確每個年級指導方案,以就業輔導員、班主任為主,大一、大二年級進行生涯規劃引導并開展比賽;根據與企業合作的具體情況,從大一、大二、大三學生中選拔優秀者赴企業參觀學習,以便學生了解企業,盡早制定與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大三學生在暑假時,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組建不同的實習班,為即將到來的大四求職提前做準備;大四學生填寫個人求職意愿,就業輔導員、班主任根據學生的不同意愿,主動向相關用人單位推薦學生,做到1對1精準指導。
5、總結:
立足“外語+”,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讓企業盡早了解與認可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平臺。對所有學生通過全員、全方位、全程的精準化指導,讓學生在低年級時制定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準備,在高年級時根據規劃,有的放矢,明確就業方向及單位,服務社會,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培養既有家國情懷,又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外語專業大學生。
參考文獻:
[1]郭祺佳,基于職場勝任力視角的應用型高校學生個性化就業教育指導研究[J].經濟師,2019(3):184-185.
[2]曹勇,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高校就業指導課教學優化策略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5)157-159.
[3]胡干萍,論如何加強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建設——基于大學生就業難視角的分析[J]企業家天地,2012,(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