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學教育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現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中得到了滲透,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為此,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的時候,同樣需要積極嘗試采用互聯網技術,以此優化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而提升德育質量。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互聯網”背景下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困難,并對于具體方法方面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 “互聯網+” 中小學 德育 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85-01
在進入了21世紀之后,信息技術有了全新的發展,尤其是云計算、物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出現之后,使得互聯網在我國日常生活之中得到了全面滲透。對于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同樣需要做到與時俱進,針對早期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展開優化,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改善“德育難”的現狀。
一、“互聯網”背景下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困難
(一)學生對互聯網的了解程度較淺
我國普遍中小學生對于互聯網的了解較少,農村學生更是如此。互聯網中的資源數量非常多,質量層次不齊,很多學生都無法有效做到分辨,很容易被其所影響。同時網絡本身也有著很強的虛擬性特點,如果教師的指導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學生沉迷其中。
(二)對教師的水平有著較高要求
在當前信息社會之中,很多教師由于長時間保持著傳統教育的理念,無法做到緊跟時代。即便其希望能夠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展開教學,但實際活動質量仍然無法達到規定水平。
(三)學校執行力度不足
對于“互聯網+”教育來說,硬件是其中的基礎條件。只有做到設備齊全,教師才能根據自身需求合理展開教學活動。然而部分農村學校對于互聯網教育缺乏重視,并未配齊相關設備,使得互聯網德育工作只能停留于表面。
(四)教育觀念存在偏差
對于德育教育活動來說,德育評價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德育工作本身有著很強的導向性工作。然而許多教師仍然保持著應試化思維,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質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二、互聯網”背景下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將傳統德育和網絡德育聯系在一起
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教育活動同樣需要做到與時俱進。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針對當前的“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模式,教師理應對其發展定位有所明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將德育教育的優勢全部發揮出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理應將傳統教育和網絡德育結合在一起,合理協調二者所占的比例,以防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如此一來,教學活動的發展將會更為明確,整體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二)規范網絡德育內容
當前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伴隨網絡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發頻繁。人們可以通過各類不同的方式進行信息獲取,從而使得自身價值觀念發生改變。當前德育教育涉及的內容過于狹窄,基于互聯網資源本身,廣大社會人群必須具備較強的辨析能力,時刻保持著較強的德育共識。為此,必須對于現階段的網絡德育內容展開規范,對其中的不良資源展開優化,單獨創設針對性教育網站供學生們學習,進而為其創設優良的學習環境。
(三)提升教師的綜合水平
伴隨“互聯網+德育”教學模式的快速發展,學校同樣不能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教學理念,理應順應國際的號召,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應用各類全新的教學模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便需要對廣大教師展開培養,一方面引導其教學理念發生轉變,另一方面還要對其知識水平展開培養。促使教師們能夠意識到“互聯網+”教育模式的優勢所在,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創新,積極應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廣大學生轉變自身理念,優化自身道德行為。
(四)加強家校合作
在當前時代中,互聯網資源越發豐富,一方面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創設了便利條件,但同時也使得德育工作的任務負擔有所增加。在當前教育工作中,學生一直都是其中的主體人物,而教師的作用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由于德育教育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造成目標變得更為為模糊。基于這一情況,首要工作便是需要做好家校合作。德育工作并非只是學校的工作,家庭因素同樣非常重要。許多農村家長對于互聯網的了解較為滯后,認為自己的孩子在與互聯網接觸之后,很容易被其中的不良因素所影響,導致自身德育水平下降。因此,學校便需要向學生家長進行理念灌輸,讓其明白互聯網的益處所在,以此保證家校合作的質量,進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時候,普遍教師同樣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以此確保教學活動的質量得到提高,滿足學生們的實際需求,進而提升學生們的綜合實力。
[ 參? 考? 文? 獻 ]
[1]劉芳菲.“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學道德教育影響與實踐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12):00011-00012.
[2]肖修鋒.“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學差異化教育的實踐研究[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6(7):50-53.
[3]張曦,許炎橋.基于“互聯網+”的中小學道德教育中心的構建與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8):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