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坡
摘? 要:文章是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提出了使用思維導圖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首先,簡單介紹了思維導圖與如何建構思維導圖。其次,分析了思維導圖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即利用思維導圖搭建寫作思路,利用思維導圖拓展想象力,利用思維導圖有效提問與建構文章輪廓。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作文;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154-01
1.思維導圖與思維導圖建構
思維導圖即是將思維內容形象化,主要以文字、數字、符碼、香氣、食物、線條、顏色、意象、節奏、音符等作為一個中心點,并且以中心點向外散發若干點,最終形成思維結構。思維導圖用于小學作文教學就是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作文的重要地圖,按照作文寫作要求與作文寫作主題,根據所要表達意思與所需要闡述的中心思想,通過思維導圖有利于促進學生寫作的開展,刺激學生的寫作思維
2.思維導圖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
思維導圖方法就是使用某個關鍵詞或者某個思考點作為核心點與關鍵詞,然后根據關鍵詞或者思考點擴充內容,形成文章的框架結構。這種辦法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寫作。也可以使得學生看到作文寫作要求后能夠根據自己的經歷與思維方式建構寫作思路,形成優秀的文章,不至于不知所措。
(2)有利于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通常情況下,傳統的作文教學就是教師給一個寫作主題,學生寫作文然后交給老師批改。學生和老師的關系與交流也就是在這樣的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思路與寫作情感等方面不能及時的給予指點,在整個課堂中,師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和情感交流幾乎微乎其微。而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課堂上,可以使學生成為作文課堂的主人,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促進學生的思維擴展與師生之間情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3.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1)利用思維導圖搭建寫作思路
小學生有一定的使用文字表達想法的欲望,但是遇到寫作主題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小學生對于作文課是滿懷期待的,又是有些恐懼的。語文老師想要上好一堂作文課,就是要更加刺激學生的表達欲望,并且消除學生的寫作恐懼。而基于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就是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刺激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引導學生搭建寫作思路。例如,作文課堂上設置的寫作主題為“我最喜愛的景色”,教師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刺激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引導學生搭建寫作思路,教師的做法:給出學生類似于“春天、夏天”等季節性的名詞,根據這些季節性名詞讓學生想象一下這樣的季節代表著什么樣的含義,學生可以分組討論或者一條龍式的表達想法,然后發散思維口述自己想象的情景,有了這樣的具體的寫作思路,學生可以開展自己的寫作,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感悟或者體會,豐富寫作的內容與內涵。例如,作文課堂上設置的寫作主題為“我最喜愛的景色”,教師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刺激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引導學生搭建寫作思路,教師的做法也可以為:給出學生類似于“我的家鄉、我們的小區”等具體位置性的名詞,根據這些位置性的名詞,教師也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與自己的日記周記等內容結合在一起,修飾與雕琢自己在日記或者周記中記錄的有意義的美麗景色。
(2)利用思維導圖有效提問與建構文章輪廓
在小學作文課堂上,思維導圖促進作文課堂開展不僅僅是教師使用思維導圖,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向學生提出有效的問題,然后通過這些有效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寫作,建構文章的整體輪廓。例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上,設置的作文主題類似于“二十年后的我”等想象類主題,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表發自己的想法,然后給予學生寫作的角度,如“眼睛、耳朵、鼻子”等外貌特點,如“活潑、思維”等性格情感方面,如“我的成就、我的能力、我成為了什么樣的人”等方面例如,需要寫作與水果等有關的主題時,教師可以拿出一個布口袋,里面裝有各種水果:蘋果、桔子、香蕉、獼猴桃、葡萄。引導學生猜這布袋里面會有哪些水果呢?請小朋友一個個前來摸一摸,說說自己摸到是什么?并且還要說說是為什么?然后,引導學生“剝一剝”“聞一聞”“嘗一嘗”的方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最后引導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這樣的提問與動作,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與思維,刺激學生的初步表達,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想象與回答,從而建構成學生寫作的輪廓。
參考文獻
[1]黃文鋒.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
[2]邵勝男.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3)
[3]盛俊華.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