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杏芳
摘? 要:德育教育始終是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語文教學中,是小學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除了要高效地完成基礎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讓小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從而使他們掌握樂于助人、懂得感恩、遵紀守法的人生準則,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將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合到教學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成果,從而使小學生發展成為新世紀需要的全能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160-01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導致小學生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教師要將德育教育滲透于教學中,就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準確把握滲透的時機,充分掌握教材中有關德育的內容,并進行有效地利用,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掌握分清善惡、明辨是非、懂得感恩的人生道理,在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和習慣,從而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軌跡。
1.充分利用教材找準德育素材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非常豐富,每個階段的學習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思想,教師要善于找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對內容進行合理利用和延伸,深究課文中存在的思想,牽動學生情感的爆發,引導學生將情感融入到課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通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深切領悟到課文中的人生道理,從而提高自身的品質和道德修養。以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為例,這冊教材分為八個單元,每個單元都講述了不一樣的思想,旨在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讓學生擁有團結合作、互助友愛的精神;從歷史故事中感悟祖先創造文明的道理,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遇到問題時勇于思考和探索,養成敢于創新的精神;從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教師只有掌握了教材中整體的教育思想,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教學,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情感,使學生理解社會賦予自身的責任,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
2.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增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掌握字、詞、句的意義,從而結合文章中的意境走進作者描繪的情感世界中,使學生能夠理解作者的情懷,感受到這種情感帶給自己的震撼與影響。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主要是認字詞的階段,學起來比較有難度,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對字進行分析,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幫助他們快速掌握生字,并為學生講述生字的意義,在講解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進而掌握一些人生哲理。以《開滿鮮花的小路》為例,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閱讀中思考:開滿鮮花的小路到底有多美,這些花是誰種下的?幫助學生重點認讀生字籽、粒等,比較認識籽和粒,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由偏旁加上學過的舊字組成,比較容易記憶,引導學生理解“奇怪、花朵簇簇、絢麗多彩”等詞語在文章中的意義,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文中的意境美,用驚奇和贊美的語氣讀出花路的美麗與多彩,進而提升到發現生活中的美,課程講解結束后,學生掌握了初步的情感表達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延伸,引導學生思考:“你們習慣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么,怎樣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美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3.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
課外閱讀活動中,內容比較豐富,形式更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是學生積累知識的渠道,也是學生了解更多情感的支撐,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篩選出優質的課外閱讀材料,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認字不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內容有趣的圖畫故事,從故事中找尋人生哲理,同時還要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將課外閱讀進行到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所感悟到的人生情感,教師可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比如,學習了《開滿鮮花的小路》一課,學生懂得了美化環境的重要性,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種花、種草的活動,學習了《雷鋒叔叔在哪里》一課,學生懂得了助人為樂的道理,教師可開展互幫互助的活動,引導學生去幫助那些生活遇到困難的人,在學習《千人糕》一課后,學生有了團結合作的意識,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拔河比賽。通過一些列的實踐活動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受到德育教育的影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行為,將德育教育融合到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中,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價值。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有效進行可以讓學生懂得豐富的人生哲理,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思想,找準契機,借用語言文字自身的魅力,讓學生細心品味其中的道理,將文章中表達的情感以生活實例進行情境再現,加深學生的記憶與理解,盡力做到德育教育與學科知識教學并存,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從而達到新課標中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金娜.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
[2]董靈芝.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