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麗
摘 要:音樂,不論是古今中外,都是人們豐富生活、提高素養的藝術產物,對欣賞者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有著一定要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但肩負著傳授學生音樂知識、技巧的教學任務,也承擔著拓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素養的教學任務。良好的藝術素養,是高素質人才具有的必須品質,初中階段則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形成的重要時期,而音樂具有傳播迅速、便利的優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有著實效性的促進作用,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音樂中感受到作者不同情緒的輸出,深化學生對藝術的理解。
關鍵詞:初中音樂;藝術素養;能力培養
引言:初中學生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又正是精力充沛、荷爾蒙旺盛的關鍵時期,驟然增大的學習壓力壓得學生喘不過氣,學生的心理世界得不到正確的疏解,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音樂具有調節情緒、放松精神的作用,能夠從聽覺上給人靈魂中的愉悅,有益于學生舒緩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初中生初中學生的藝術細胞成長尚處于萌芽階段,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與鼓勵,學生才能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欣賞與理解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造詣。由此可見,在初中音樂課程中滲透對學生的藝術熏陶早已刻不容緩,本文結合我多年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作了以下幾點探討。
一、鼓勵學生創新,開發學生創造思維
音樂具有較強的包容性,音樂包括有高貴典雅的古典音樂、有舒適愉悅的輕音樂、也有自由奔放的搖滾、更有個性鮮明的嘻哈說唱,每一種音樂都有其可取之處,人們可以在其中尋求到情感的依托。初中學生正是天真爛漫、性格活潑,在音樂中有自己獨特的喜好與偏愛,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遏制學生的個人特征發展,而是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在音樂世界中尋找自我,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音樂素養的形成不但應該在學生鑒賞、審美知識的接收中,更應該體現在學生將知識消化后,用自身的思維方式進行理解表達出來中。例如,我在進行第一節初中音樂教學課程時,為了拉近師生距離,也為了給學生創建更活潑、自由的音樂環境,我將幾種音樂形式寫在了黑板上,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一種建立興趣小組,在學習課堂內容后,根據自身小組的音樂特征,對學習的曲目進行相應改編,每個月舉行一次改編比賽,讓全體學生都感受到不同音樂類型的魅力。這種自主創作性的音樂課程,能讓學生將音樂當成一件更加輕松愉悅的事物,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將自身所學的音樂知識與技能表現出來,并運用在實際生活的展示之中,這才是對學生音樂水平、藝術素養的根本性提高。
二、創新教學內容,提升學生鑒賞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過于死板與僵化的使用傳統音樂開展課程,殊不知初中生正是精力旺盛、自我意識強烈的時期,對古樸的傳統音樂興趣寥寥,在學習過程中心不在焉、注意力低下,不但導致教師開展教學時自然進度緩慢、效率低下,更別談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創造力是藝術素養的重要內涵之一。在音樂欣賞課堂,教師要積極利用作品的人文價值,緊扣藝術素養要素,加大對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激活其創造性思維,使學生主動從新的角度去看待、體會與感知作品的內涵與情感,以獲得更為新穎且有價值的欣賞體驗。例如,以教學《熒屏樂聲》為例,教學要求是要求學生淺顯了解大熒幕中的經典樂曲,但是教材過于陳舊,其中很多曲子都難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學生在這些曲子的學習過程中容易造成感情的缺失,甚至會產生一些厭惡的心理。為了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主動去了解當前熱點電影,將其下載后在截取片斷在課堂中放映,再伴隨著主題音樂開展課程內容的講解。初中學生是接觸互聯網的主要人群,大部分學生的喜好都會跟隨著社會熱點而改變,也更愿意選擇自身所喜愛的事物進行學習。而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程內容,用學生所喜愛的流行音樂進行教學講解,則極大程度上貼合了學生的心理特征,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
三、拓展音樂課外活動,構建藝術氛圍
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就需要讓學生多多聽一些好的音樂,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這一聽覺上的藝術。當今社會互聯網經濟發達,學生很容易接觸到音樂,但也很容易接觸到很多低俗、消極的音樂作品,這種音樂不但對學生的音樂修養起不到促進作用,還會導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的崩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給學生感受高雅、優秀、正能量的音樂作品,在這些音樂作品中受到激勵與鼓舞,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多開展音樂類型的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去聽音樂會、舞臺劇,讓學生在正統、嚴肅的環境中感受音樂,這種感受會更加鮮活、明了,學生可以得到聽覺上享受的同時,感受到音樂節拍細節的魅力,這種感受是學生在互聯網上下載的音樂中無法體會的,這種體會會升華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感受到優秀音樂作品與劣質音樂作品的差距,并學會如何篩選、指出這種差距,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四、結語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是踐行新課標理念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關鍵措施。要想在欣賞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必須緊扣藝術素養的內涵,挖掘音樂作品中蘊含的藝術元素,積極搭建欣賞平臺,使學生用更多元的方法去感知音樂、理解作品、表現作品,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唐智.從奧爾夫教學法中探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課堂教學藝術——重慶市中學生音
[2]樂素質測評的課堂教學藝術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30-31.
[3]周海艷.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應對策略探析[J].經貿實踐,2017(1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