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瑩
摘 要:英語是活的語言,是中職學校必修課。但是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傳統的注重死記硬背的英語教學模式往往造成同學們不能靈活運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讓同學們能將學習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專業學習和交流中來,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情境實踐,讓同學們充分體驗和運用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中職英語;情境實踐;運用能力;認知規律
英語是中職院校的必修課程,中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一線技工人才,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可以說每個行業都離不開英語。但是傳統的英語教學往往是讓同學背誦和默寫,這就造成很多同學雖然記住了,但是不能靈活運用,生成了很多“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為此,新課標要求我們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合教學內容,通過形象的情境再現,讓同學們充分體驗英語生成、發展和運用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將知識轉化成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鑒于此,下面我們就借本文結合教學課堂說一說如何通過情境實踐來提升中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1.課堂模擬情境
課堂是學習基礎知識,鍛煉基本技能生成的地方。所以,中職英語課堂不能只偏重傳統的讓同學們聽說讀寫,而是要在同學們掌握了一定基礎知識后,結合所學的知識創設具體的情境,讓同學們在情境中運用知識自由交流,如此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完成從知識到能力的第一步。比如:教學山東中職英語第一冊Unit7Seeing a Doctor,教師要播放英語環境就醫的錄像場面,然后讓學生選擇錄像上的角色進行扮演。這樣形象引導,有利于讓學生自然地投入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口語訓練,難易不同的角色扮演應該交替使用。角色表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想象力,使學生體驗規定情境中的人物關系、內心活動、對白的情緒,捕捉對白的語氣、語調、語流,口語逼真。采用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檢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所學的詞匯和句型,也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強化知識訓練,提升運用技能。
2.主題任務驅動
主題任務驅動法通常包括主題任務鏈和細分任務鏈,具體操作中我們先設定一個主題任務,讓學生通過英語對話和交流來完成,這其中可以包括數個體現教學內容重點的細分任務鏈。如果說情境模擬還是機械的模仿,那么主題任務情境對話就是自由式發揮,這樣的氣氛更活躍,表達更靈活,易于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例如:基礎模塊第二冊Unit1traffic時。如果是傳統學習法,這一節同學們會感到枯燥乏味。為了讓同學們熟練掌握知識,我們可以結合本課內容,設置以“traffic”為主題的自編情境對話任務,讓同學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新知識的調動和運用能力。在這樣的主題任務下,要求學生將新學詞組Even if /even though;a nation on wheels;Help ( to ) do sth ;move about ;Work on 等知運用進來。如此設置,將英語基礎知識整合與生活情境聯系起來,潛移默化中完成從知識到能力的轉變,熟練掌握關于交通的話題并能運用新詞和短語完成句式表達。
3.靈活情境拓展
從課堂上模擬情況完成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再通過主題任務驅動讓同學們用英語深入靈活交流,至此同學們就有了一定的英語交流能力。客觀來說,語言就是約定俗成,學好語言就得多練,才能熟能生巧。所以,要想培養學生全面的英語交流能力,我們還要結合學生的專業課進行靈活的情境拓展,這樣才能讓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將學好英語、用好英語。比如: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根據單元訓練的內容,進行巧妙教學活動設置,可以有演講比賽、話劇表演、英文party、情景模擬等多種訓練。例如:基礎模塊第二冊Unit7Seeing a Doctor時.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練習,我們還可以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專業課特點,來設置對話。比如護理專業的可以從醫護的角度設置對話;機械類的可以從意外創傷來設置情境對話……只要我們能想到,不怕不會說,不會說的地方通過工具書和教師的指導來完善。通過這樣和專業特點結合緊密的情境拓展,能有效提升學生靈活運用英語隨機應變的能力,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溫習知識,強化運用。
4.小結
本文是筆者集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設置形象情境引導中職學生提升英語運用能力的分析與總結。總而言之,英語是中職必修課,也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重要技能之一。為了強化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我們必須結合他們的認知規律來整合課堂,引導他們通過形象的情境來完成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實踐,如此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知識到能力的有效轉化,達成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馬鑫;教學情境培養中職生英語的應用能力[J];《校園英語旬刊》,2015(34)
[2]張明;情景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交際》,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