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勇
摘 要:以寫促讀、讀寫交融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尤其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經過以往的學習和積累已具備與一定寫作素養,因而以寫促讀就更成為提升課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作者的教學思考與實踐探討了三條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中“以寫促讀”的落實,即仿寫課文中的經典片段,續寫課文情節適當拓展,針對課文中心發表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教學心得
實踐證明,以寫促讀、讀寫交融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尤其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經過以往的學習和積累已具備與一定寫作素養,因而以寫促讀就更成為提升課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對于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一般來說,課堂上的以寫促讀作為隨堂訓練不要求太多字數,大體上可采取當下流行的微寫作形式,字數在150—200字之間,形式靈活便于自由表達。以下結合筆者的思考與實踐對其在課堂上具體落實作一簡要探討,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助益。
一、仿寫課文中的經典片段
在日常教學中遇到課文中的精妙片段,讓學生以其為標桿進行仿寫,這是許多優秀語文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其對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悟所仿寫片段的精妙之處,從而更好地增進閱讀理解和提升語文素養。例如《四季之美》一文中景色描寫相當的傳神,且畫面感很強,充滿美感和藝術特色。據此筆者讓學生回憶自己參觀過并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景色,可以不限于某一季節,但要展現出動人情境,就如課文中描寫的情境令人神往一般。這樣的仿寫立足于課文片段的特點,但又有帶有適當的拓展性和開放性,便于學生發揮所長,很多學生發揮了潛能寫得相當精彩。其中有位學生的仿寫至今令筆者印象深刻,不妨展示在此:“河水依舊急匆匆地趕路,仿佛就是云游大俠,已經將行程作為終身的追求。在河道拐彎處,時不時會發出一些瑣碎的細語,這是互相提醒,別迷路了。晚霞傾瀉下來,河水不為所動;晨霧依附下來,河水輕輕搖搖頭,依舊在趕路;那垂柳更是多情,還想在水中留個影,那河水依舊擺擺手,繼續前行……”顯然,這段仿寫立足于課文而又超越于課本,雖是仿寫卻寫出了自身的風格,從而達到了很好的訓練效果。
二、續寫課文情節適當拓展
續寫課文情節適當拓展是在課堂落實以寫促讀的另一條重要途徑,相對而言它比仿寫難度要大一些,自由度也更大一些,因為續寫需要學生在全面深刻把握課文的基礎上適當發揮想象,自行組織語言進行情節的拓展。用以續寫微寫作的課文多為故事性較強的記敘文,尤其是那些具有小說性質的課文,如《將相和》、《景陽岡》等,本身就帶有較強的趣味性,多數學生原本對之抱有較濃厚的興趣,也很愿意續寫故事。除了故事性較強的記敘文之外,其他一些課文經過合理的引導也是可以合理續寫的,例如在《新型玻璃》一文,這是一篇說明文,但在學完全文后,教師可作合理而巧妙的引導:“同學們,現在我們學完了課文,也明了了各種新型玻璃的特點,現在大家來發揮一下想象,如果這些新型玻璃會說話,它們會怎樣向人們推銷自己的呢?根據課文,續寫一下‘新型玻璃推銷會’,注意情節的合理性,盡量使用自己的語言,將每種玻璃寫的有吸引力一些,盡量展示其特點和個性。”這一續寫訓練就是在原文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并且創造性地讓學生以擬人化的手法來寫“新型玻璃推銷會”,這就給予了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
三、針對課文中心發表看法
針對課文的中信發表自己的看法活觀點,這也是落實以寫促讀的有效途徑之一。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對同一事物有著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這種寫作訓練方式也是學生表達自身觀點、展現個性,同時突出語文教育熏陶感染作用的重要途徑,而通過對課文中心加以不同視覺的思考,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課文。例如在學習《自己的花兒是讓別人看的》一課時,有的學生雖然理解課文想要表達的主體,但由于家庭環境的熏陶,認為花兒給自己看也很好,并且這是花兒的主要功能。這樣的觀點當然也不能說錯,于是筆者干脆讓學生從另一種視覺來寫養花的價值,如“美化居家環境”、“陶冶情操”等。這樣通過兩種觀點的碰撞,學生開拓了思維同時也深化了對文中觀點的認知和理解,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如上,本文簡要探討了三條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中“以寫促讀”的落實,即仿寫課文中的經典片段,續寫課文情節適當拓展,針對課文中心發表看法。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積極探索和總結,基于課程內容特點選擇或創設合適的以寫促讀方式。本文一己之見,尚望與同仁交流。
參考文獻:
[1]牛霞, 王加生. 以寫促讀,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高效[J]. 中華少年, 2018(11).
[2]張小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寫促讀策略的研究[J]. 新課程(小學), 2017(3).
[3]徐蘭月. 農村小學以讀促說、以說促寫、言語實踐教學策略的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