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桂
摘要:教師專業成長呈現出明顯的規律性,通過不斷的創新完善,教師提升自身的經驗與能力,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一次發展。本文從現階段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入手,深入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教師;專業成長;有效途徑
引言:
教師專業成長其主要是指教師工作后自身的教育思想與知識結構在實踐中發生的變化,成為一名優秀成熟的教師,完成自身的職業追求。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需要付出較多的努力,遵循成長規律,逐漸改變自己,實現自我的專業成長,展現出獨特的教學風格。
一、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教育的不斷發展促使當前的教育課程逐漸創新,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創新教學觀念,學習新思想,革新教學模式,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與能力,為學生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對于教師來說,促使教師專業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教師為滿足課程目標的變化需求,逐漸進行專業化成長,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要求教師注重學生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知識的掌握,提升基礎課程教育質量,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個人理想追求,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1]。對于教師來說,自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啟迪,開闊學生的心靈世界,加強對現實生活的認知,作為學生意志、思想、情緒以及信念的塑造者,明確教學內容,在具備傳統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屬于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一種狀態。另一方面,教師的專業成長是當前新課程發展的基礎需求,現階段的新課程教育理念逐漸深化,小學專業課程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呈現出明顯的矛盾,只有不斷的改革創新,才能促使學生高效學習,教師科學的為學生解讀課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自身的個性,因此教師必須盡快實現專業化發展,提升自身的技巧能力,提高教學質量[2]。
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促使教師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水平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呈現出現代化發展趨勢,教師為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必須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豐富專業學科知識,通過扎實的專業知識體系為學生營造優質的教學環境,掌握最基本的專業基礎這知識,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應具備多元化知識體系,包含基礎知識、通用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知識、健康知識以及教育研究知識等,深入了解當前最新的成就與教育研究內容,明確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培養優秀的綜合型人才。如教師在講解“爬山虎的腳”時,注重課堂的調控,為學生展示真正的爬山虎,要求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明確文章表達的內涵思想,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了解,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創新現有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并合理進行知識的擴展延伸,為學生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提升教學質量[3]。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實踐,與學生共同成長,幫助學生了解知識內涵,滿足教學質量要求。
(二)落實科學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師的思想
教師在促使自身專業成長過程中,必須革新傳統的思想理念,突破其束縛,學習先進的專業知識思想,成為一名新型的教師人才。引入科學的思想與教育理念,根據現有的內容形成獨特的見解,明確新時期的教育方針與策略,探索全新的教育規律,以學生為基礎進行個性化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全方面發展。注重專業知識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小英雄雨來”時,如果利用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學生難以感受到雨來的聰明勇敢,也難以感受文章表達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教學理念的創新,通過不同的形式進行文章講解,如播放相關的影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文章的內涵思想,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構建情景模式,要求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情景表演,將文章內容深化,提升教學效果。教師應注重自身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掌握高超的教學技巧,靈活運用自身的能力水平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知識擴展延伸,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實現專業成長[4]。
(三)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訓機制
以教師自身為基礎,進行合理的系統化培訓,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水平,建立專業的教師成長體系,培養綜合型教師人才。對于教師來說,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來源于實踐,通過不斷的實踐提升自身的素養能力,對于教學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在探索中逐漸形成完整的個性化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思想,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校本培訓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創新,以學校為基礎,進行合理的規劃完善,利用培訓活動滿足每一個教師的需求,將培訓與實際教學相關聯,實現課程校本化,提高整體的教育水平。校本化可以說是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方式,學校應加強資金的投入力度,整體上進行優化創新,構建研究型教學體系,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滿足當前的需求。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反思意識,不斷進行自我的反思,營造相互促進的環境,促使教師在反思過程中實現自我的成長,提升專業水平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成為優秀的綜合型教師,掌握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技能,通過教研組與備課組教研活動平臺促使教師實現課堂指導教學,培養高素質人才[5]。
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專業化成長是教研發展的必然,也是教育發展的重點,應積極促使教師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建立完善的教學思想與模式,豐富專業知識,營造優質的氛圍環境,實現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升。積極進行校本培訓,建立完善的校本環境,構建教學實體,促使教師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段求鈴,陳立輝.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策略——以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學教育集團青年教師培訓班為例[J].江西教育,2019,10(16):28-29.
[2]郭冬青.關于縣域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17):35-37.
[3]焦新威.校本教研: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J].教師教育論壇,2019,32(06):34-36.
[4]張春麗.校本研修是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J].教書育人,2019,14(14):54-55.
[5]牟秀仁.加強校本研修?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骨干教師成長的有效路徑研究[J].遼寧教育,2018,12(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