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仁
【摘要】 ?將鄉土域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利于切實落實《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要求,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適應高考改革的命題趨勢,有利于引領學生樹立為建設美好家鄉和民族振興而努力奮斗的遠大志向,并且也順應了課程改革和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 ?鄉土資源 融入 高中歷史課堂 作用與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50-0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歷史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表達熱愛家鄉和思念故土之情的千古佳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版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結構的設計,要在體現基礎性的同時,構建多視角、多類型、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家鄉故土孕育和哺育了家鄉人的生活,也承載了先輩及每個當代人的生活足跡,家鄉的情愫早已注入到了每個學子的生命血液。把家鄉域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籍此來構建課程體系,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必定能顯示出一種思想上、情感上和學科素養諸方面的多重穿透力。
將那些帶有濃情泥土味的課程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是新版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應有之義,也是我們高中歷史教師的應有之責。下面我結合課程改革新理念談談鄉土域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有利于推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
2010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倡導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改變課程內容過于注重書本知識、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的聯系,關注學生興趣和經驗,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并且對學校在課程規劃、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方面,也提出了強化課程有效實施的制度建設要求。教育部發布的新版歷史課程標準更是明確要求“作為歷史教師,應當加強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積極、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各種歷史課程資源”。這些課改理念的導向凸顯了鄉土域史資源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使鄉土域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實踐研究更具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探索價值。
二、有利于落實新版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版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作為常年從事一線歷史教學的工作者,我們深刻體會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諸方面的養成和培育無不與地方域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存在著內在的、天然的聯系。為了便于圍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開展教學,新版課程標準還就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如何設計教學活動進行了特別的示例——諸如“老兵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區居民生活的變遷等,還強調學校可選用、改編或新編自主開發其他校本課程。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性與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善于將鄉土域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加強課程教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培育學生的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從而推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葉瀾教授認為,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僅要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和多方面的教育智慧和能力,還應有多層復合的專業知識結構。這就是說教師專業成長的標志除了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教學信念,構建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風格,形成駕馭新課程教學的有效經驗、教育智慧之外,還應具備校本課程開發的知識、能力和具有眾多個性化的教學故事和案例。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能夠全面把握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深入研究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學業質量標準的教學實施策略與方法,還要善于鉆研和挖掘地方鄉土域史資源,為自己的個性化教學積累豐厚的素材。所以,把鄉土域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就是教師自主創新、專業成長和提升課程實施能力的過程,促使教師由原來的課程執行者變成課程建設者,從而推進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發展。
四、有利于適應高考改革的命題趨勢
近年來,以鄉土地方域史為切入點的歷史高考試題屢見不鮮,如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Ⅱ卷)第29題、2017年全國卷1第29題和全國卷Ⅱ第30題等都是典型的例子。2018年北京高考歷史考試說明修訂內容,非常明確地強調試題要貼近教學實際……從考生身邊的生活和社會文化現象入手,要以生動鮮活的素材為背景,讓抽象的概念、規律等宏大敘事具體到人和事的層面。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說明的命題方向直擊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今后高考歷史試題的基本趨勢。顯而易見,將地方鄉土域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高考試題改革趨勢的現實要求。
總而言之,將鄉土域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反映了課程觀、知識觀和學生觀的變革,順應了課程改革和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不但是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響鼓重錘,而且也可引領學生立足家鄉,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使學生的思想情感與家鄉、祖國的聯系更加切實和緊密,從而樹立為建設美好家鄉和民族振興而努力奮斗的遠大志向。
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程改革背景下鄉土域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實踐研究”(立項號:GS[2018]GHB1521)論文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的《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2]向成庚,編寫的《淺議地方史資料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3]王建麗,編寫的《淺議地方史在歷史教學中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