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尤其是在國家的支持之下,我國的中小企業的發展肉眼可見,他們是今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正是因為這樣快速的發展,才導致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很多問題,最重要的是核心竟爭力的問題,國家也對這方面產生重視,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問題。本文以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為著力點,首先分析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和內涵,并指出當前的發展狀況,繼而分析出當前存在的問題,比如說管理問題等等,之處提升我國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注重核心技術的創新,培育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強化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構建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運行機制和環境。
關鍵詞: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
一、中小企業理論
(一)中小企業的概念
中小企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界定其員工規模和相對較小的企業,包括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負責人共享的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標準,在管理員工的基礎上,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推進綜合管理部門。公司設立,營業收入,總資產等,結合行業特征提交國務院批準。這些公司通常由一個人或一些人員提供資金,這些公司的員工人數和銷售額很小,主要由企業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影響較小。中小企業是公共創業和創新的重要提供者,可以最大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增加城市的經濟總收入,幫助科研部門加速科技創新,從而保證社會和諧與穩定,總而言之,對經濟發展社公民族具有戰略意義。
(二)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1.基本商業技能的概念
核心競爭力也被稱為基本競爭力,是公司競爭和競爭優勢來源的基礎。企業的核心竟爭力已成為企業管理和戰略管理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
2.廣泛的商業競爭力
從內部特征的角度來看,核心包括多種能力和競爭技術的結合,而不是單一的,特定的或技術的能力。從核心競爭力企業的外部特征來看,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即價值,整合,異質性,可擴展性,動態性。公司在特定時期的行業動態,管理和資源變量以及相關變化方面的整體競爭力。
二、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其評價
(一)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果
1.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當前的經濟狀況下,中國中小企業數量激增,已經超過了2930萬個企業,是當前企業總數的99.9%以上,占工業總產值和利潤的600%,占總數的40%,提供75%的城市就業機會,占出口總額的60%。中小企業最大程度上解決國家的就業問題,也在幫助國家經濟增長,對出口,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方面做出的貢獻不小。
但與此同時,不得不在考慮中小企業的規模和擴散問題,融資困難,信貸不高,市場分銷渠道狹窄,運營成本高問題多,另外,通常在中小企業與大公司競爭由于目前經濟全球化加速的不利局面,產品生命周期逐漸縮小。
在這種市場中,政府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政府只能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不能有針對性的幫助每個企業,所以更應該自己努力,對企業內部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建立自己的核心產品體系,開發適合當前市場的相關產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成熟。
2.中小企業發展取得的成果
當前情況下,中小企業對吸納就業,加快經濟增長,出口產品,穩定社會和保持經濟發展活力的貢獻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小企業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向。
(2)中小企業已成為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3)中小企業已成為出口產品的重要力量。
(4)中小企業依靠大企業的發展。
(5)中小企業已成為活躍市場的積極因素。
(二)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不健全,系統不規范
管理者的認知水平與商業作為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緊縮機制,激勵機制和員工成本控制機制并不完善,這限制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關注短期利益
中小企業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發展長遠利益,不做好企業文化建設。
3.原銷售代理
銷售方法基于折扣促銷和降價目標等工具,原因和可能的后果往往沒有科學控制,也沒有充分準備。該公司的銷售業績基于交易商和業務伙伴的經驗,并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多渠道分銷網絡。
4.盲目多樣化
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在一個籃子里放十個雞蛋比在十個籃子里放十個雞蛋更危險。然而,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實際多樣化的風險遠大于預期。因此,盲目進行多樣化擴張不好,不僅不可以降低風險,而且會增加風險。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公司的戰略意識薄弱,戰略目標不明確。
2.資源管理分散,容易陷入多元化陷阱。
3.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薄弱。
4.所有制不合理,組織結構滯后。
5.整體員工素質低下
在中小企業發展狀況中,通過分析重視,總結中小企業在問題上的發展和分析造成向題,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核心競爭力。為此,我們必須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我國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對策研究
(一)培育先進的價值理念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亞內部客戶關系管理的實施將主要體現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通過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考慮優化短期資源配置的能力。這也適用于優化資源分配的長期努力。
(二)重視戰略定位
中小企業應該提升長期競爭優勢以及戰略能力。它應該與長期業務戰略相結合。因此,中小企業需要制定戰略定位和規劃,以促進提升其核心競爭力,這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三)市場營銷競爭能力培育
由于中小企業資金量不足,人員數量少,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要改善市場競爭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好自己企業的市場定位,進行營銷理念的創新,探索全球營銷來提升營銷競爭力。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現代企業制度
公司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建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之上的。公司的科學治理才是公司進行長期發展的關鍵,人際關系管理體系,為中小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奠定基礎。公司治理結構的先決條件是現代產權制度。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建立激勵和限制機制,這也是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首先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五)加強技術創新和企業信息化建設
核心技術代表著公司發展的核心力量,決定著公司的最終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力,如果能夠提供更大的商業利益,則取決于最新技術水平。技術創新是指新產品的所有技術和經濟活動以及過程,研發,生產應用,市場準人和商業利益以及新技術傳播的新思想的總和。
(六)積累人力資本
市場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競爭,人力資源作為知識和技能的“載體”代表了公司的專業知識,技術和能力,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核心。雖然公司的技術技能和知識是無形的,但反映公司知識,技術和能力的人力資源是切合實際的,可以進行管理,處理和展示。
四、結論
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核心競爭力是進行可持續競爭。為了增強競爭力,企業必須有長遠的眼光,關注世界,并取得穩固的進步。管理者需要通過強調公司的利益來考慮整體協同效應。中小企業的發展代表著中國企業生存的發展和繁榮,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幫助促進促進全社會的優化和升值。
參考文獻:
[1]許可,徐二明.企業資源學派與能力學派的回顧與比較[J].經濟管理,2014(2).
[2]吳照云.再造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J].經濟管理,2015(13).
[3]馬淑琴,陳薇,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分析[J].經濟問題,2014(8).
[4]徐二明.中小企業戰略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N],2015:83-90.
[s]曹軍.道家的戰略管理[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7:10-20.
作者簡介:
丁麗華,中國人民大學,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