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明
【摘要】 ?互助合作學習是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養和樹立良好集體觀念的重要載體。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引導、指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活動,以促進和提升學生集體觀念的有效養成和樹立。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開展的探知新知、解決問題活動,實際是群體力量下的團隊活動。教師要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活動策略及方法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 ?初中物理 自主互助合作 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123-01
美國學者阿瑞提在《創造的秘密》一書中提出:“盡管創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創造力的先決條件”。可見創新過程并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以良好的個性品質作為后盾。因此我們開發學生的心理素質,要以兩個方面進行培養:其一、開發學生的情感智力,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發現快樂;其二,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和訓練。讓學生在“問題物理”中培養學生具有敢于求異,勇于創新的氣魄、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利用“錯析教學”,培養學生堅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難和挫折的頑強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創新情感和個性品質。近年來,本人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現行教學綱要內容,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及素養進行了嘗試和探究,現將教研收獲進行簡要論述。
一、設置有效合作教學情境,點燃學生互助合作情感“火花”情感是人們解決問題、克服苦難、主動進取的“助推劑”。學生開展互助學習活動的根本原因,是借助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找準問題的“癥結”,進行問題的有效解決。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作為支撐。而初中生內心情感具有波動性和反復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善于結合教學目標及要求,設置出融洽、和諧、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和激發學生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活動,主動“投身”教學情境,開展行之有效的互助合作學習活動。
二、重視學習方法要領傳授,傳授學生互助合作學習“要訣”互助合作學習活動是學生借助外界力量和智慧開展的學習活動,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解題要領,才能有效開展學習活動,實現學習效能的有效提升。可見,“方法”是學生有效學習活動深入推進的“金鑰匙”。但長期以來,部分教師只注重物理問題的解答訓練,致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互助合作學習活動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師要將方法傳授作為學習活動開展的重要補充,搭建學生鍛煉和解答問題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解答過程的“回頭看”,反思解題過程和方法,總結解題經驗和要領,逐步形成問題解答的一般要領,從而使學生帶著方法要領進行互助合作學習活動,提升互助合作學習效能。
三、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實驗中互助合作技能的途徑
1.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基本途徑
認真上好實驗課,既能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是訓練和提高實驗技能的基本途徑。
實驗課包括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演示實驗是學生使用儀器,進行實驗操作典范,它教給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如:如何正確使用儀器、安排實驗步驟、操作、讀數和記錄數據、列表和作圖線、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確結論及分析誤差等。通過大量的演示實驗,學生可以在長年累月的耳聞目睹中,潛移默化地學到互助合作的實驗技能。
在分組實驗中,學生的活動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維,又有操作,這就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驗時,教師可先介紹實驗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然后教師在臺上做示范,學生在臺下跟著教師做,這種方法對于初中起始年級的學生是合適和有效的。學生在教師的步步指導下,養成良好的實驗方法、實驗修養。隨著實驗技能、交流能力的不斷提高,逐步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獨立實驗的能力。
2.盡可能將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如:阿基米德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等。
3.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討性的實驗。先讓學生去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后總結出物理規律。
4.開辟第二課堂。第二課堂既可完善、豐富、深化課堂知識,又可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主要形式有:①指導學生進行課外實驗;②組織參觀活動;③舉行操作實驗競賽;④組織課外興趣小組;⑤舉辦物理科技晚會等。例如在光學教學“顯微鏡和望遠鏡”時,可以讓每一個學生自己自制顯微鏡和望遠鏡,這樣的物理情境既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又讓學生切身體驗到它們的構成及作用,可以在課堂中花點時間做此實驗。又如教學“電流的強弱”時可以安排在實驗室上課,邊學邊做實驗,有了電流表這一實物這種物理情境可以使學習使用電流表的能力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更濃厚。
5.實驗考查。考查的形式有:①書面實驗考試;②實物實驗操作的考查。
四、強化互助合作活動指導,奠定學生互助合作素養“基石”互助合作學習活動作為學生個體之間開展學習方式之一,需要具有良好的學習水平和解題素養作為支撐。教師要發揮自身在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一方面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活動引導,使學生能夠解決合作解題中的困難,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對學生在合作解決問題中出現的“不足”進行有的放矢的“糾偏”工作,促使學生養成良好互助合作學習思想和習慣。
總之,互助合作學習是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養和樹立良好集體觀念的重要載體。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引導、指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活動,以促進和提升學生集體觀念的有效養成和樹立。
[ 參 ?考 ?文 ?獻 ]
[1]王磊.《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訪中央教科所所閆立欽教授》1999.7.5.
[2]朱永新,楊樹兵.《創新教育論綱》1999.8.25.
[3]邢紅軍.《物理教學論》20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