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娟
摘? 要:介紹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和內涵,基于輸入假說理論和輸出假說理論,分析以讀促寫教學的依據,認為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輸出建立在大量輸入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例,提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知識、鼓勵學生仿寫、指導學生讀后續寫三個方面開展以讀促寫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以讀促寫;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一、引言
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以讀促寫教學逐漸受到一線教師的青睞。將以讀促寫引入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二、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一)借助閱讀文本,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知識
美國教育學家、語言學家德爾文·G·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讀書就是寫作》)中指出“教科書所編的閱讀課文是寫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語言現象的展示廳,是語言規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題材的示范本”。相關研究表明,詞匯、句式、短語、固定搭配及習慣用語等知識大部分來自閱讀,且這些語言基礎知識是寫作必須具備的條件。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教材文章,并在閱讀中積累好詞好句好段,為寫作積累素材,打好語言基礎。通過閱讀指導學生構建相關話題的詞匯網絡,積累大量的句式,為寫作奠定基礎。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1 Topic1? Section A,呈現了問候、道別等日常用語。在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督促學生熟記并掌握“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class,my,goodbye,fine,thanks,friend,teacher,meet,tomorrow”等重點詞匯和“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Miss Zhou.”“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句型的用法。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以上詞匯和句型編寫對話,幫助他們內化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以便在寫作時能靈活提取。這樣的活動既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分析段落結構和行文邏輯,鼓勵學生仿寫
心理學認為,模仿是一種本能傾向。兒童學說話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而寫作是一種書面形式的“學說話”,同樣離不開模仿。所謂仿寫,是指模仿別人的名篇佳作進行寫作,涉及句法、立意、結構、行文邏輯等方面。好文章并不僅僅是好詞好句的簡單堆砌,更應注重段落結構和行文邏輯的設置。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文章段落結構和行文邏輯的分析,先引導學生從整體(宏觀)上把握文章結構,如總分式結構、并列式結構、分論點結構、對照式結構、遞進式結構等;再引導學生分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系,如順接關系、因果關系、轉折關系、例證關系等,從而梳理出框架結構。在這樣的解構過程中,學生能明了寫作框架的建構,知道如何立意,如何構思,如何謀篇布局和擬題綱,如何突出重點等,從而為寫作作好準備。學生通過仿寫,能使英語知識的學習在模仿中不斷遷移,在遷移中不斷突破。
(三)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指導學生讀后續寫
讀后續寫是高考英語新增加的題型,于2016年用于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的高考中,之后隨著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推廣在全國范圍內使用。讀后續寫是結合閱讀理解進行寫作練習的一種方法,是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好方法。讀后續寫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寫作,要求學生對閱讀文本有較好的理解和把握,即要理清文章的線索,準確把握文章的關鍵信息和語言特點,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發散思維,發揮想象,有根有據地推測故事的發展方向,創造性地完成續寫。通常情況下,考試中的讀后續寫題所提供的是敘事類文章,內容涉及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可以是教材中的閱讀文本,也可以是課外閱讀文本,還可以是英語原版短篇小說,以訓練學生的讀后續寫能力。以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O.Henry)的《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the Magi)為例:小說講述了一對貧窮的年輕夫婦忍痛割愛,互贈圣誕禮物的故事,同時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純真的愛情。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發揮想象,給小說續寫結局。然后,教師可以從學生續寫的結局中挑選幾個有創新且合情合理的結局,與全班學生一起分享、討論、評價,選出最佳結局。一方面,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給予表揚,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實踐證明,讀后續寫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減輕寫作壓力,培養寫作成就感。
除了以上所說的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知識、仿寫、讀后續寫之外,教師還可以基于閱讀文本引導學生改編(充分發揮想象,也可以加入個人情感和經歷,使其變成一個新的作品)、縮寫(抓住中心,突出重點,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進行壓縮和概括)、擴寫(在不改變原文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根據原有的情節和線索,發散思維,加入新的元素,生成長文章),充分發揮以讀促寫的積極作用。
三、結束語
閱讀與寫作的深度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熱情,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寫作技巧和水平的提高。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以讀促寫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構思能力、寫作能力等,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鄧娟.初中英語主題式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100-101.
[2]趙宏武.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探究[J].英語教師,2019,19(12):151-153.
[3]李玲.“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9(16):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