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摘 ?要: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貫穿于數學教學始終。對于小學六年級學生而言,發展運算能力,不僅是其參與數學教學活動必須獲得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其參與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保證。所以,我在組織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從培養運算技能和習慣等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六年級;數學;運算能力;提高策略
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運算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數學技能。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六年級學生在機械運算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如運算知識掌握掌握不扎實、多重運算能力不強、審題不認真、書寫不規范等。在本文中,我將立足學生的運算問題,從運算技能和運算習慣這兩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進行說明。
一、培養學生的運算技能
(一)開展估算和口算教學,引導學生多重運算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將筆算作為訓練學生運算的主要手段,忽視口算和估算。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多種運算能力差強人意。
就口算而言,其具有靈活便捷的特點,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中,倘若教師能為學生設計由易到難的口算問題,不僅可以使學生進行積極思考,還可以使其在日積月累中提升運算能力。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六年級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利用課前一分鐘,組織計算接龍或擊鼓傳花游戲,引導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進行口算。如在進行計算接龍游戲的時候,我先提出一個計算問題,如25+96=?選擇第一排的一名學生回答。此學生給出正確答案,則由其擔任主持人,為后一排的學生提出一含有121的計算題。如此游戲教學,不僅將學生從傳統的題海戰術中解放出來,還使學生在日常訓練中,提升了思維的靈活性,養成數感,為其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就估算而言,其是數學計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估算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算水平,還可以促進其綜合運算能力的發展。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我一般會為學生呈現幾個數學計算問題,以此為基礎,引導其閱讀題目,尋找其中所包含的解題方法,估算出這個問題結果的大致范圍,以此使其在日常訓練活動參與中,逐步地掌握運算思路,提高運算能力。
(二)掌握算理,理清算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概念教學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倘若教師忽視數學概念,或者仍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學生灌輸概念,則會導致學生難以對抽象的概念建立深刻的理解。因為數學概念是學生進行數學的基礎,無法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自然會影響其后續學習。比如,在學習余數的時候,學生對此概念一知半解,其在運算的時候,往往會忽視“所獲得的余數需要除到不能再除”此要求,最終導致其運算結果不正確。基于此,我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對數學概念給予充分的重視,同時給予學生親身探究數學概念的機會,使其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透過現象把握數學本質,扎實掌握數學概念,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分數乘整數”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先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5/6×6=?然后,鼓勵學生在小組中就此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采取畫方式,畫出五個圓,其中每個圓分為6分,并將其中的5份涂黑。然后,從第一個圓中的白色部分涂黑,并擦去最后一個圓的一個黑色部分,實現移位。以此類推,在這樣的繪制過程中,學生發現有5個圓被涂黑了,還有1個圓未被涂黑。如此,自然而然地知道,分數乘整數是幾個分數進行相加。掌握了此算理,其自然可以靈活地運用所學解決分數乘整數問題。
二、培養學生的運算習慣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的一大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以此避免其因為諸多不必要的因素出現計算錯誤。我在此階段,一般會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書寫習慣等。以審題習慣為例,就我執教班級的大部分學生來說,其在一拿到計算題目,就直接下筆進行計算。最終計算錯誤,分析原因發現,不是看錯了數字,就是看錯了數學符號。這種錯誤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重視學生審題,借助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審題。首先,在拿到題目之后,我鼓勵學生先用筆將數字、符號勾畫出來,或者在紙張上抄寫一遍題目。然后,將自己勾畫或書寫的內容,與題目進行對比,在保證準確的情況下,進行計算。在計算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我要求學生用筆算,如此可以使其在書寫的過程中,做到用心。在計算之后,則運用估算的方式檢驗結果。在這樣的反復訓練中,學生不僅可以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還可以做到細心、認真,以嚴謹的態度學習數學。
總之,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運算問題,采取多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運算技能和運算習慣,幫助其提升運算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佳.以運算能力培養為出發點的小學數學教學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163-164.
[2]錢進芳.煉“巧”煉“法” 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