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平
摘 要:在教學中,很多老師具有相當的教學經驗,課堂教學中可圈可點的地方甚多,但充滿感染力和靈動的課少之又少,究其根源,就在于教師缺乏“激情”。如果一個教師缺乏“激情”,其課堂教學就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睛,不能抓住學生的心,。而教師富有激情的,學生會因激情而生機盎然,課堂也因激情而流光溢彩。那么,“激情”從何而來呢?首先,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學生的愛。第二,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語文學科的摯愛。第三,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第四,老師的激情,來自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第五,老師的激情,來源于對學生的深深地愛。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滿懷激情徜徉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神圣的語文課堂,迎來自己語文教學的滿園春色。
關鍵詞:激情? ? ? ?摯愛? ? ? ?高效課堂
我也是從教二十多年的老師,上過很多各級各類的示范課,也聽過百余節大大小小的賽教課,這些老師具有相當的教學經驗,再加上賽前的精心準備,課堂教學中可圈可點的地方甚多,但充滿激情和靈動的課少之又少,占不到其中的1/4.有些課甚是嚇人,老師講的滔滔不絕,其樂融融,學生吵鬧不止,甚至離開座位,追逐打鬧。語文教學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睛,不能抓住學生的心,學生對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教學目標落不到實處,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究其根源,就在于教師缺乏“激情”,那么,“激情”從何而來呢?
首先,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
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激情,渾身充滿正能量的人。舉個例子手吧,即使你有再多的不愉快,也不能郁郁寡歡的走進課堂,把你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學生。我們學校的小宋老師是一個活潑開朗、具有樂觀向上精神的人。無論在何時見到她,都感覺渾身滿滿的正能量,總是笑呵呵的,那雙明亮的大眼睛澄澈而善良,仿佛每個孩子們都是她的天使,孩子們每句普通的話語都來之天籟之音。我聽過幾次她的課,講臺上的她永遠是幸福快樂的。有句話說得好,“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老師的激情會激發孩子們的激情,有利于引領孩子們走進文本,感悟體會,最后走向作者的情感世界,滋養著孩子們的世界,給孩子們奇妙無比的享受。
第二,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語文學科的摯愛。
語文教學是一門富有情感的學科,因為語文不僅學語文知識,還承載著傳承文化的功能。一篇課文,一首詩歌,一個句子,無不富有情感色彩。有人說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動著另一朵云,一種思想影響著另一種思像。”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講起課來應字正腔圓,語調要高低起伏,抑揚頓挫,或如戰鼓長精神,或如細雨潤心田。我們的劉老師上大學時做過校園播音主持,平時的交流也沒覺得有什么特別,但用他的話說,他只要一接觸文本就感覺每一個字都是鮮活的舞動的精靈。她只要走進課堂交流就完全進入了上課模式,聽著她富有磁性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孩子們仿佛被一根魔棒指揮著,時而書聲瑯瑯,時而靜靜思索,整個課堂,因師生的激情而生機盎然、流光溢彩,靈動飛揚。
第三,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葉圣陶先生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說的就是只有教師有感情,才能激起學生的感情。為此,教師只有深入的鉆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路脈絡,體會作者感情的波濤,只有自己被感動了,有了是非、善惡、美丑的、愛憎的鮮明態度,才會成竹在胸,充滿自信;才會精神振奮、情緒飽滿的走進教室;才會在課堂上風度翩翩,揮灑自如;才會出言真切,從而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像竇桂梅老師、于漪老師,支玉恒老師等很多的語文專家老師文化底蘊深厚,加之勤學善思,課堂足見對教材情感的領悟高人一籌。這種理解和感悟也能使教師感受到知識的偉大力量和將這種力量傳遞給學生的無限自豪感,從而體驗師生共同暢游知識海洋的愉悅,,這樣教師會更有激情,能更有效地感染學生。
第四,老師的激情,來自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寫文章如此,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激情的課堂也需要老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推進。比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導入新課后,老師啟發孩子: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一下子被帶進了閱讀情景,對閱讀文本充滿了期待。再比如教學《西門豹》,老師以課本劇的形式還原了當時的情景,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明白了西門豹將計就計,破除迷信的“巧妙”之處。還有《荷葉圓圓》一課在教學“躺”字時,老師讓孩子們把自己當做小露珠,把凳子當做荷葉,左搖一下,右搖一下,老師、孩子、聽課的老師全都融入了對荷葉的愛之中。語文教學就是這樣富有詩意,充滿愛意。英國偉大的詩人“拜倫說:“激情是詩的糧食,詩的薪火。”沒有激情就沒有詩歌。同樣,語文課上沒有激情,老師中規中矩的講述,學生中規中矩的聽講,學習失去了原動力,課堂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第五,老師的激情,來源于對學生的深深地愛。
有了真誠的愛,才會有寬容,教師才會以博大的胸懷寬容學生的錯誤;有了真誠的愛,才會有尊重,才會耐心的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對學生的愛,是語文老師產生激情的源泉。”
記得有昨天下雨了,放學時Z老師打了一把很大很大的黑傘,傘下護著五六個還沒被家長接走的學生。原來這是她特意準備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專門買了一把最大的,就想著咱們經常要給娃們打。”宋老師正是因為心存大愛,全身心的熱愛生活,熱愛學生,所以課堂上用激情去打動學生才會收到學生的回應。如果平時對孩子漠不關心,僅靠課上“演”,往往是很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采用更多巧妙的手段激發學生的情緒。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才能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能使師生在相互作用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這樣,課堂也就成了有豐富內涵的個性表演舞臺,成了一方智慧飛揚的天地。讓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滿懷激情徜徉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神圣的語文課堂,迎來自己語文教學的滿園春色吧。
參考文獻
[1]劉劍.語文課堂創新之激情教學[J].華夏教師,2018(02):53.
[2]高麗紅.創設激情課堂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