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摘 要:社會的日益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隨著我國課改的深入進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符合人才培養的要求,逐漸被學校淘汰。而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了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條件之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受到了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極大關注。自主學習需要教師在傳授基本知識的同時,要教會學生自我學習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作為當下比較流行的教學方式,學校和家長都對之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并且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自主學習主要強調學生必須在學習時充分運用手、腦、口的結合,要自主去探索學習的方法。而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想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就需要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了。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要學會去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態度,要把學生的自我發展作為目標;而學生就需要主動去學習,要學習課堂之外的知識點,并且要明確自己的學習動機和目標[1]。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在傳統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為了應付考試而上課,學生為了應試而被動學習,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講課也總是教師一直在講臺進行知識講授,即使學生在聽講時遇到疑惑也不能表達出來。同時,教師講解不會因為個人的學習的好壞而降低速度,這樣會使得那些學習慢的同學感到十分吃力,久而久之就會使他們不明白的地方越來越多,進而就會對生物學習產生一種厭惡和畏懼心理,他們的成績也因此下降。另外許多教師還會占用學生的課余或者假期時間,讓他們陷入題海戰術中,不斷做題以達到機械性記憶。這種做法讓學生們成了考試的機器,讓他們面臨巨大的壓力,進而產生對生物的厭惡心理,我想這大大違背了當初這一門學科創立的初衷。
生物課程的學習少不了自主的觀察和實踐,學生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就很少有自主思考的機會,而且他們對理論進行實踐的機會很少,他們只知道生物實驗的操作步驟,但是從未親身去嘗試過。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同時還會使得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在我國的教改中就明確提出,課程的改革關鍵是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有自主探討的機會,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能夠提升教學質量。
二、培養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一)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你對做一件事有了興趣,那么你就能把它做好,生物的學習同樣如此。教師應該多了解了解學生,平時在課前或者在課后可以找學生們聊一聊,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能在聊天中了解到學生們的興趣所在,進而可以在課上通過引發他們的興趣來讓他們參與課堂。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上課過后會利用課余時間去詢問教師問題,那么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提問的方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有了興趣那么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只是灌輸知識,教師要設計合理的問題來引起學生們思考,同時還得給機會讓學生們進行發言,讓他們闡述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進而可以引發他們的討論[2]。
(二)進行分組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分組不僅僅可以使得教學更加方便,同時還能讓學生們之間產生合作與競爭,進而能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環境中生物的多樣性”時,可以把學生分成水、陸、空三組,然后讓他們在課前先搜集關于自己這一組所包含的生物種類,然后再在課堂上進行比賽,由教師提出關于環境中生物相關的問題,然后每一組的學生進行搶答,最后回答多的小組獲勝。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的更多,同時還能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愉快,而且在與他人的合作競爭中,學生們就會了解到自身與他人的差距,進而就能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進行生物實驗教學
生物實驗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學習課程沒有高中那么繁重,因此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生物實驗。初中生性格活潑,對世界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他們往往對一些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因此生物實驗會讓他們產生極大的興趣,在進行實驗時,他們都會聽得十分認真,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時機,對學生們的實驗操作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且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就能根據教師的教學自我實驗,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對書本的理論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同時也會極大地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3]。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現在的大部分初中都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如果善用這些設備,那么生物教學就會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比如在學習各種器官或者各項生物運動時就可以通過電腦多媒體的方式把原本抽象靜止的東西轉變為形象生動的視頻,讓學生們能夠更加詳細地了解生物的方方面面,從而引起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
(五)開展課后學習活動
生物的學習僅僅通過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在課堂上畢竟學習的知識有限,學生對這些理論無法親身去感受,因此需要加強學生的拓展學習,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們前往一些森林公園、生物博物館等參觀,通過親身實踐,學生們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了解到書本上所沒有的知識,同時通過這些實際的生物,學生還能對已有知識進行鞏固,讓他們能感受到生物所帶來的獨特樂趣[4]。
結束語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生物教師傳授學生生物知識僅僅只能讓他們了解生物的一部分,只能應付考試,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方法和態度的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學生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那么不僅在生物的學習上能夠學的更加有效,而且在還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海濤.探討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9(10):16.
[2]馬曉玲.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58.
[3]田曉.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177.
[4]程聞.分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7(1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