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惠
【摘要】? 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改革中不斷推廣,教學貼合學生學習實際已經成為了廣大教師的共識。高三是高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更需要教師們挖掘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基于高考中數學小題占據非常重要的部分,且很多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往往因為小題上的失誤而難以提高分數的現象,小題限時訓練的教學手段被開發出來。
【關鍵詞】? 高三數學 小題限時訓練 數學教學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107-01
一、高三數學小題限時訓練的概念界定以及數據分析
(一)概念
首先明確“小題限時訓練”的概念,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小題”就是指在高中數學考試題目中出現的選擇題和填空題,這類小題的分值在總分值中的比例非常高,而相比大題解答難度又比較小,是高三學生重點把握的部分,也是提高分數要攻克的部分;“限時訓練”是指在進行題目訓練時附加時間限制,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訓練題目的重視程度,也能夠鍛煉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把握時間、提高做題效率的能力。
在高三數學學習過程中開展小題限時訓練,就是教師讓學生在給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小題練習,是教師用來提高學生做題速度、鍛煉學生做題時的綜合能力的方法之一。
(二)數學小題得分情況抽樣分析
數據分析是分析一種教學手段合理性、可行性的重要一步。就廣東高考得分情況來看看,近三年廣東高考數學成績(平均分):2016年文數50.94分、理數77.2分;2017年文數57.34分、理數73.43分;2018年文數66分、理數78分。高考數學滿分為150分,其中選擇題與填空題(統稱小題)占80分,即使是理科數學的最高平均分也達不到小題的分值,文數則差得更遠。另外,從小題得分來看,2016年文數小題平均分38.18分、理數小題平均分52.12分;2017年文數小題平均分41.73分、理數小題平均分48.65分;2018年沒有官方數據。由此可見,文數小題平均得分僅占小題分值的50%左右,理數小題平均得分僅占小題分值的63%左右,從得分情況上來看我校乃至我們縣面臨的情況與全省情況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開展小題限時訓練預期取得的目標
(一)對高三學生的目標要求
小題限時訓練主要鍛煉學生的做題速度、思維變通能力、反應能力以及做題的心理素養。因此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分層次:首先是要求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答完所有題目;其次是要求學生迅速準確地理解題意,避免因審題錯誤失分;第三是要求學生縮短解題時間,提高解題時運算、判斷的正確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解題效率,為后面解答答題留足時間;最后,要求學生挑戰自我,提高難題的解答率,發現解題新思路、新方法,摸索考試技巧。
(二)通過小題限時訓練教師要實現的目標
一方面教師要在選題、出題、批改、分析中摸索考試、高考出題的難易程度和考察的重點知識點,并通過學生的訓練成績反饋、解題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做題時會出現的錯誤和誤區,進行重點的教學、講解和反復練習。另一方面,教師要留意學生在訓練時的表現,如前面的簡單的題目上浪費太多時間,導致后面計算量大、思考難度大的題目沒有時間解答以及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其他一些錯誤方法和習慣。教師要在不斷地觀察中總結足額生做題的規律,從而更加合理地制定限時訓練的時間和方法,調整其他題目的解題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安排考試解題節奏。
三、開展高三數學小題限時訓練的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理論分析
小題限時訓練通過遵循小步子和及時反饋的方式,將數學題目分類進行訓練,并在訓練中不斷強化學生對于某一類題型、某一個解題方法的影響和理解,這非常符合強化學習理論。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對于一類題型、一種解題方法的反應來自練習,但更多的是來自于強化。通過反復的練習,學生對于固定題型、思路就會產生更快的反應。
限時訓練的方法也同樣體現了抗遺忘原理(即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知識再現周期理論。以練習函數性質相關的小題為例,函數圖像的特殊性質是考試的常見知識點,學生通過靈活、反復、頻繁的限時訓練反復練習這一知識點,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鞏固對函數性質的認識和記憶。
(二)開展條件以及可操作性分析
本人總結開展高三數學小題限時訓練的條件主要有四個:
1.環境條件:限時訓練的時間可選擇在晚修時的前十五分鐘,地點可選在各班的課室,這就為限時訓練提供了時間和場所:如我校的測試時間定為每周一至周四晚讀前15分鐘,即18:50——19:05,測試就在本班課室進行,訓練的場所是固定的,而訓練時間只是晚讀前15分鐘,并沒有占用學生學習其它科目和課余的時間,考試的內容也是學生學過的內容,沒有額外增加練習量,因此,并不會明顯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2.資源條件:教師提前準備限時訓練的題目;教師有足夠的時間批改和講解;
3.師資條件:教師有篩選練習題目、總結訓練經驗的基本教學素養;
4.實踐條件:限時訓練題目有一定的發放方式和固定的訓練模式。
結合教學和調研的經驗,本人認為開展小題限時訓練的各方面要求并不高,大多數學校都有能力、有條件開展,這種教學手段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三)結果及影響分析
在本人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于小題限時訓練的接受程度較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考試成績也有所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在考試時的綜合素質提升了不少。在訓練時,教師也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限時訓練的題目難度要有漸進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三開展數學小題限時訓練有較高的可行性,且只要教師使用得當,能使這種教學手段百利而無一害,非常值得廣大教師實踐、探索。
[ 參? 考? 文? 獻 ]
[1]沈亮,劉愛霞,郭柴琰.基于高中數學訓練有效性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63+107.
[2]余信河.活用數學訓練,培養學生發散思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