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啟林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進程不斷推進,廣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為了優質達成教學目標做出了大量努力,探索出了眾多科學教學措施,而活動教學法就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種。因此,實際進行學科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們就可以選擇恰當時機,組織學生參與到針對性教學活動中,改善學生學習環境與條件,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教學法;應用探究
活動教學法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需求而設計、組織重視學生主體參與性知識傳授活動的教學手段。運用活動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通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充分利用學生主體作用更加高效迅速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學科能力提升。鑒于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活動教學法展開學生培養活動。
一、組織經典朗讀活動,調動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興趣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配合學習相關知識內容非常重要,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平時工作當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適時在課堂上組織一定的經典朗讀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順利教學助力。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中華一家親》這一課內容之前,我預先為學生們布置了一項任務,即每一個學生都需要通過網絡搜索、書籍閱讀等方式選定一些經典的詩詞與故事內容等,并在了解相關深刻內涵的基礎上進行誦讀研究。等到正式教學課堂上,一開始階段,我就組織學生們進行了經典朗讀活動,具體而言,學生們先自由結組一一在同組同學面前朗讀,并共同推選出朗讀較好的學生,然后各小組代表再輪流上臺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朗讀,而具體朗讀內容包括《出塞》《春望》等詩詞,以及岳飛精忠報國故事內容等等。在此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會被此經典朗讀活動所營造的愛國、護國、團結等精神氛圍所感染,從而對即將學習的本課知識產生強烈興趣,優化學習效果。
二、組織課堂辯論活動,拓展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理解思維
在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的時候,學生不能只單純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記憶下來,還要基于綜合研究深挖理論知識所蘊含的深刻原理,以切實提高學科能力,而這顯然需要良好思維能力加以支撐。因此,實際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時常組織學生參與一定的課堂辯論活動,有效啟發、鍛煉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知識理解思維大幅度拓展,助益其具體理解學習活動。
例如,為學生講解《建設法治中國》這一課內容的課堂上,我先按照預先設計的教案完成了主要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基本掌握了本課知識,接著就將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鼓勵他們進行了一次課堂辯論活動。具體而言,我將班級學生劃分成了兩個小組,同時為學生們提供了一些辯論議題,如,“依法治國是司法機關的事情,與中學階段學生沒有關系。”“依法治國,意味著要對所有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等等,接著就要求各小組同學自行針對議題進行交流商討,并聯系實際進行深入探析。經過一定時間,我就開始組織兩組同學積極闡述本組意見,互相進行辯論。在此過程中,幾乎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局限都慢慢被打破,并在多種觀點的刺激下實現了思維拓展,因此他們自然也就可以更加迅速地捕捉到道德與法治知識背后隱藏的優秀思想,提高綜合素質。
三、組織生活表演活動,加速學生認可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都習慣于在教師引導下理解記憶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但很多時候他們內心并不認同相關知識內容,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學生學習效果。因此,平時開展教學工作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融合學科知識的生活表演活動,以加速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的認可,優化教學效果。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社會生活講道德》這一課知識的課堂上,我就組織學生們進行了一定的生活表演活動。具體而言,我先為學生們提供了一系列生活主題情境,如,在城市街道上,一個環衛工人忙碌地清掃著街道,同學甲從其旁邊經過,順便就將手里的垃圾扔在了地上,而環衛工人則只能無奈地再次進行清掃,與此同時,同學乙看到馬路上散落的易拉罐的時候,主動上前將它們撿起來扔到了垃圾桶里,減輕了環衛工人的負擔等等,接著就鼓勵班級學生自由結組,并選擇其中一個情境,以分角色進行表演實踐。在此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踐行相關思想道德理念的同時深化相關認知,同時還可以自然而然地產生生活聯想,進而快速認可學科知識,實現學習目標。
四、組織課外實踐活動,推動學生踐行道德與法治優秀理念
大多情況下,初中階段學生只將道德與法治當作一般學科進行學習,其主要學習目的也是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然而這樣的做法并不符合本學科最終教學目標要求,不利于學生素質提升。因此,實際工作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有必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相應主題的課外實踐活動,給予學生親身體驗感受的機會,有效推動學生踐行道德與法治優秀理念。
例如,帶領學生完成《積極奉獻社會》這一課所有課堂教學任務之后,考慮到大多學生都積累了一定量的學科知識,但是在實際行為表現方面還有所欠缺,我就利用課余時間引導學生參與了相關的實踐活動。星期天的時候,在上午時間,我帶領班級學生走向街道,鼓勵學生們利用手中的袋子、夾子、鏟子等工具撿拾道路兩旁綠化帶中的各種垃圾,清除街上亂貼的小廣告等;下午的時候,我帶領他們去看望了當地的孤寡老人,幫助他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衣服、整理屋子等。在此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對課上所學知識有了更加深一步的理解,且在實際踐行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因而自身實際行為自然也得以明顯優化。
總之,在現階段的教育教學環境中,活動教學法逐漸推廣開來,因而很多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都開始借此方法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教師們就需要針對性加強活動教學法應用研究活動,優化具體教學措施,最終促進學科教學質量提升,推動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達到較高水平。
參考文獻:
[1]蘭秋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活動教學的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05-106.
[2]董甜甜.活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