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峰
【摘要】? 數學概念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石,可以為數學學習打好基礎,進而提高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本文基于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從情境、問題、實踐三個角度入手,闡述了教學實踐中概念教學的幾點做法,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 數學概念 小學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125-01
概念是知識體系的基石,是進行判斷、推理的依據。數學概念教學是數學知識傳授的基礎,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概念教學,在教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搞好數學概念教學呢?筆者認為,抓住以下三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概念情境化,充分激發學生概念認知興趣
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也依然保持著兒童的好奇本性。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選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以此創設一些他們喜歡的情境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數學概念認知興趣。高年級學生很多喜歡打游戲、看綜藝,數學教師可以在對應的數學概念教學中創設一些游戲化的課堂情境,引導他們探究游戲背后所暗含的數學概念。
比如六下數學《數與代數》復習關于“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可以借助小學生都喜歡的“超級瑪麗”,在動畫游戲中“闖關奪寶”分別設計出一些數字,讓不同角色的人物去踩去頂等,然后根據游戲一步一步進展的環節來進行提問:這個游戲如果想順利過關,需要找到一個闖關的秘訣,不要筆算,也能順利找到寶藏,誰能找到秘訣呢?又自然而然的與“因數、倍數”概念串聯起來,進而提升對數的認識,促進數感的形成。實際課堂上,在老師拋出引導性問題的前提下,學生紛紛興趣高漲。他們不僅很快找出哪些數字能被2、3、5整除,還能順勢從中發現其中更高的規律。如“快速找出6、15的倍數”。可以說這種情境教學,讓他們對數學概念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概念生活化,著力提高學生概念理解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同樣蘊藏著各種各樣的數學知識。將生活元素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去,也是很多專家一直倡導的。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環節,概念教學同樣如此。與中低年級學生相比,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常識,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從問題生活化出發,不僅可以達到知識反作用生活的教學目的,也能借助生活化的問題因素提高學生對比較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從而幫助他們理解一些較難的數學概念。因此,在數學概念教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師可以結合課堂中要傳授的概念主題,引入一些生活實際來輔助學生學習。
如在六下的《百分數(一)》教學中,學生對百分率與普通分數的異同有所認知之后,通常引入“及格率、發芽率、增長率”等相關概念,這些概念的本質就是百分率,但由于處于不同的生活場景,所以展現的形式有所不同。為了加強對這類概念的認識,分引導出百分率的分類,哪些百分率可以大于100%,哪些百分率必須小于或等于100%?一個班學生的優秀率可以大于100%嗎?一杯糖水的含糖率可以大于100%嗎?學校圖書室圖書增長率可以大于100%嗎?這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可以讓百分率的概念從籠統走向具體,從書面走向實際,進而加深加強對概念的準確認知。
三、概念實踐化,有效提升學生概念空間意識
小學數學中除了一些基本的定義概念之外,還有很多關于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等平面圖形和長方體、立方體、圓柱、圓錐等立體圖形的概念類型。針對這一部分的概念認知和理解,尤其是立體圖形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痛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在開展空間概念主題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實踐操作來解決這個難點,引導學生進行直觀形象化的動手實踐,幫助學生認識空間概念的本質屬性。
比如五下的關于“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引導觀察這個紙盒的基本構造,在對應的面上分別采用三種顏色明確標記“上下左右前后”字樣,然后沿著紙盒的棱線剪開,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記錄。和學生一起總結“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呢?”“相同顏色的面的大小是否相等?”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先明確認識了解對應面之間的對等關系,再引導總結概括出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也為理解長方體表面積概念的本質作為有力的鋪墊。
再如在六下的“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體積關系”概念中,通過對學具的實踐操作,共同觀察圓柱的
再如在六下的“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體積關系”概念中,通過對學具的實踐操作,共同觀察圓柱的水能倒滿幾杯圓錐?引導學生分析觀察,很多學生都比較牢固的掌握了3比1的關系。通過嚴謹的演示中,充分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空間概念的本質特征,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想象,從而比較輕松的解決小學生的難題。事實證明,學習效果也遠遠超過生搬硬套的理論說教。
總之,高年級數學概念直觀描述多、同化現象明顯,而高年級數學概念教學則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從零散到嚴謹、從固定到發展、從淺表走向抽象的過程。如果單從表面背誦教學入手,我們則很難挖掘概念背后的數學真知。只有充分從情境、問題、實踐等角度著力,高年級數學概念教學才能從沉悶乏味走向大放異彩,才能大大提高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成功激發高年級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才能讓課堂回歸到學習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