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紅
摘要:在初中體育教學階段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實踐課堂教學中要實行因材施教,在初中體育教學階段最明顯的教學問題是男女學生身體的差異。初中時期是男女生青春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變化最迅速的時期,身心發展、興趣偏好等都有很大的差異,這給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和老師對于男女生存在的差異沒有區別對待,會造成男女生對于體育學習的差異越來越大。因此老師要重視差異開展區別教學。本文就男女生產生差異的原因及如何解決教學困境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男女生學習差異;解決對策
一、男女性別差異是初中體育教學無法回避的教育前提
初中開展體育教學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使學生具備健康的身體本質和開朗陽光的心情從而使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當前情況中學學生大多數處于成長的年齡,中學時期的學生處于發育健全的重要階段。但是由于身體的分泌物特征的不同,從而造成男生與女生之間在身體機能和內心想法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就身體發有特征而言,在初中時期,女學生的身體要比男學生身體發育迅速。在這一階段,大部分女生在身高上展現出優勢,甚至很多女生的體能要優于男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初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初步階段,女生的特征的呈現也是必不可免經歷的階段,從而使很多女生不習慣當前的身體變化,不接受身體顯現出的變化,導致心理上發生變化,這些心理上的特征對于體育教學的開展造成很大影響。就心理特征而言,初中生已經進入青春期,從小時候的兩小無猜,到同學之友誼變得疏遠,由于性別原因,不同性別學生體育活動錘煉也應不盡相同初中時期的男生與女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是進行體自教學課程必須與量的因素之一,同時還是開展實效教學的前提。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男女學生學習差異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初中男女學生外部形態存在差異
初中學生處于身體成長心理發育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特殊階段男女生不論在心理上,還是在身體上都會出現很大的變化。通過科學的計算分析,除了在身體結構構成的不同之外,初中男女生在性格上的特征也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大概體現在男女生在學習目的上的不同,列如男生希望具有雄偉魁梧的體型,希望通過體育鍛煉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大多數的女生比較矜持,注重身材的曲線,希望通過體有運動讓自己的體型更加均勻、線條更加明顯。因此,在中學體育教育中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期間要差異教學,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科學有效地設計教學內容,從而有效地引導不同性別學生的體育學習。
(二)初中男女學生行為意識存在差異
根據有關調查結果發現,初中男女學生的心理成熟,行為意識,特別是對于體育運動的理解熱愛程度有很大差異。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男生比較趨向于爭強好勝,統一協作,統一協作意識沒有女生強,從而導致男女生混合體育教學中很難擁有良好的次序無法達到有效的課堂效果。相對于男生來說,女生具有良好的統一協作能力,集體榮譽意識,在集體體育活動中她們能夠展現較強的團結性。初中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男生具有較強的理解學習能力可以及時地進行理解學習,并在運動中發現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樂趣,并且很愉快地完成教學內容,但對女學生來說,女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由于體質和心理的差異對于劇烈的體育活動會很容易感到枯燥、無聊,無法體會到體育活動中的樂趣,其至還會出現學生厭惡體育活動的現象。
(三)初中體育教師的理念落后
初中體育教師以及相關的體育教育的管理多數還是進行傳統一體化教學,老師多數比較關注與最終的教學成績結果,因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在教學體系與方式上的創新,對于男女學生的差異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是盲從地采用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從而輕視教育初心,盲目教學導致學生對于體育熱愛和學習興趣下降,并不能使教學得到有效開展。
(四)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繁雜
通過初中體育教學內容擬定的教學內容發現,體育教學內容趨勢于形式化,是比較龐雜乏味的,對于剛剛處在青春發育時期的初中生來說不能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除此之外,初中體育教學中對于男女學生的差異并沒有作出詳細的內容規定,從而使教師區別教學注重學生異性身體心理區別認識不強,不能夠有效地使不同學生在體育活動上的興趣,從而真正的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五)初中體育教學中缺乏對理論知識的引導
在中學體育教育中,教學形式趨向于實踐性教學,而對于理論內容的教學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實踐性教學中 多數還是運用整體教學方式,對于男女身心性別的差異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使男女學生對于體育學習差異的不斷變大,男女學生的均衡發展得不到有效實現,使體育教學內容也得不到的有效性的實現。同時學生不具有對于體育運動的科學知識的了解,如在進行體育運動項目時,教師教學內容主要體現在對于運動姿勢和基本動作的講解學,而對于姿勢和基本動作背后的科學理論知識背景完全沒有理解。
三、初中體育教學中男女學生學習差異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男女學生差別教育理念
在現階段,世界各國教育體系中對教學模式提出了差別教育這個方式,其實在古代最初的學習中孔子就提出來因材施教的概念,對于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授課方式,所謂因材施教發展到今天也就是我們所提倡的差別化教育既能滿足不同學生個體的需求又能使教學內容達到有效結果。所謂差別教育,就是要求體育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身體差異,并對不同學生個體制作出符合差異學生的身體需求個性化的教學計劃。
(二)植入人性化概念,實施初中體育訓練強度的差別
男學生因普遍是熱愛運動的,一般能很快掌握活動學習內容,并產生學習興趣和樂趣,對于男學生這一特征,老師應制定出適合男生的高難度的活動,進而使男生身體得到更好鍛煉,身心得到更好發展。女同學因體質原因,不適合高強度的體育活動,同時也不喜歡,甚至排擠或膽怯過強的體育鍛煉。因此,女生的體育鍛煉應根據女生的特點,來制定柔切性和堅持性課程訓練內容,在減少運動強度的同時,還能提升其優點發展。
(三)創新教學理念,實施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差別
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差別教育理念的前提是能夠了解掌握男女學生差異,并在課堂中實行區別的授課方法。學生在體育學習的課堂中,其興趣上對于體育活動的理解具有一定差別。因此,在體育教育內容制定時,體育老師及體育課程管理有關人員應當考慮男女是體質及對體育鍛煉的需求的區別,制定不同的符合男女差異的個性化體育教學內容。針對他們不同的學習的需求提供比較適合的體育鍛煉方式,既能得到身體的鍛煉完成教學大綱內容要求,還能使學生滿足心理發展的需求。在八年級下學期時進行統一達標測試和體檢作為后測數據。經過為期近兩年的教學實驗,分別對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的50米跑、立定跳遠、實心球、800、1000米跑進行了實驗前測和實驗后測,實測人數254人,其中對照班126人,實驗班128人。從實驗前測成績來看,對照班與實驗班的大部分項目成績都很接近,只有實驗班男生的實心球成績和對照班女生的800米成績略高。從實驗后測成績來看,實驗班的大部分項目成績都明顯優于對照班的成績,只有女生立定跳遠和800米的成績是接近的從兩班進步幅度來看,實驗班的各個項目(除了女生立定跳遠)的進步幅度都大于對照班。
由此可見,采用男女分班教學的實驗班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采用傳統男女合班教學的對照班。男女分班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成績的有效性較高。
四、結語
初中階段學生正是處于身心成長發育的青春時期,在這一時期男女學生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性格上的特征都發生很大變化同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體育教學必須重視不同性別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征,以便在教學中實行因材施教差別教育。這就要求老師開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內容以便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有效教學,進而有效地激發不同學生個體對體有學習的興趣和熱愛,也便于學生對于運動興趣愛好的培養,達到初中生在身體和心理的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龍江.初中體自要注重“差異化”教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6 (2):106.
[2]蔡質,張馳,李格,初中體自男女分班、混班教學與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惱[J].沈陽體自學院學報,2015 (3):101-104-110.
[3]范海林試論差異化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4 (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