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雅姣
【摘要】 ?本文立足中學英語課堂聽、說、 讀、寫的教學特征,從中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定義出發,結合當前課堂教學現狀,為提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加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而提出了建議與見解,力求實現多樣性教學轉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 ?核心素養 中學英語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045-01
課程標準指出,中學英語課程應當滿足新時期黨和國家對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要研究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順應社會和企業對于英語人才的需要,可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為此,中學英語教師應當以課堂教學為實踐基地,從目標、內容、方法等角度思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針,落實教學要求。
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6年提出核心素養概念,認為這是現代公民必備的素質,此后不斷發展完善,其核心概念廣泛運用于當代課堂教育中,以培養學生求知能力、實踐能力、生存能力、合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等教學核心。結合中學英語的學科特征,在中學英語中具體體現為培養學生的基礎語言能力、個性思維特征、文化認同與理解、主動學習能力等。傳統教育中僅強調聽、說、讀、看、寫等基礎語言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養缺乏重視,核心素養的概念有助于將傳統教育轉化為綜合教育,通過多種素質培養,最終達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與創造力的教學目標。
2.當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學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仍未擺脫傳統教育框架的影響,尚需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發現問題、改進問題。首先,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一定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課改后的教學大綱內容與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的教學大綱有較大區別,但部分教師對于中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尚不能充分把握,例如,本節課程定位閱讀能力,則需要將閱讀與理解當做課堂重點,如不能及時轉變教學目標,就難以制定符合當前符合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教學計劃。其二,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尚待優化與改進,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發揮,部分教師在傳統理念影響下,未能順應時代改善教學活動形式,課堂教學仍然以單一教學模式為主,與學生缺乏深入的溝通,調查表明課堂問答、完形填空、正誤判斷、概括段落大意與標題等活動占據課堂全部活動的56.74%,活動均以教師為主導,難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3.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3.1立足教學現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中學生課業任務繁重,具有較高的學習壓力、升學壓力,英語學科內容繁瑣復雜,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多種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立足于學科特征與教學現狀,深入了解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在重點培養學生技能的基礎上,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引,引導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隨后結合學生的個性需求,為學生導入更多課堂相關的知識,補充教材內容,既可以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所學知識,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 Good morning!》、《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stomachache》等課文時,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情境,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方式,為學生導入相關的交流場面,讓學生體會英語國家與中國的生活差異與文化差異,感受英語的異域魅力。
3.2結合政策導向,提升學生課堂主導權
新課標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要求教師樹立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這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法。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安排更多學生自主學習環節,利用小組合作、自主研究等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挖掘自身的學習目標,展現自我個性,在自主學習中對自身的學習情況、英語學科的學習重點等有明確理解。在學習教材的重難點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鍛煉思維的機會,如學習《Sad but beautiful》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循序漸進設置如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Look at the picture,guess who he is”、“Can you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is life?”、“ Suppose you were a reporter,can you introduce Abing to your foreign friends?”等,讓學生沿著課文的脈絡由表及里,從理性到感性對主人公產生自己的理解與認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思考研究,整理對文章的感悟,并據此合作一篇英語作文,由小組成員在課堂上分段用口語形式展示,引發班級共同討論。
3.3 落實核心素養培養,規劃綜合性課程內容
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當是英語課堂教育的落腳點,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差異、個性差異等,制定綜合性課程計劃,從聽力、閱讀、語法等多個角度設計教學,及時地查漏補缺,再通過分層教學、個性教學等保持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提升課堂學習趣味,釋放學生課業壓力,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如在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等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動作表演,分小組比賽,讓學生以“你示意我猜”的形式猜測卡片上描述的事件,這一表演活動需要學生具備協調的肢體語言、較好的口語能力、單詞記憶能力,還可讓學生感受合作與競爭的快樂,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挖掘英語教材中的人文之美,在課中導入英語國家文學鑒賞、藝術鑒賞等內容,營造活潑有趣的教學氣氛,既能讓學生繃緊的精神得到放松,也能幫助學生感受英語之美、西方文學藝術之美,兼收并蓄,以開放的角度思考中西差異,培養綜合能力。
(注:本論文系十三五規劃課題“探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結題論文,課題編號:JKSC0719)
[ 參 ?考 ?文 ?獻 ]
[1]吳國慶.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思維訓練的應用措施研究[J].中國校外 教育,2019(3):126.
[2]張娜.201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核心素養研究及其 啟示[J].教育導刊,(7):93-96.
[3]楊麗慧.中學英語課堂中如何實施閱讀教學改革分析[J].現代交際, 2018(2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