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榆婷
摘 要:目前,隨著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發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嚴重脫節,因此很多教師都利用相關措施改變自身數學教學模式,將生活內容融入數學教學中,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應用研究
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應用了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適當將生活中的知識融入教學中,以此不斷提升數學教學的實用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優點
1.教學生活化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生需求
小學生的思維仍然偏向于感性,而數學知識都是較為抽象的,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了在學習數學時需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能夠主導參與到教學中來,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并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這些問題來自生活或者數學知識內部,教師要創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動作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發展,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堅持生活化教學的方式。
2.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性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且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知道,在講解一些較為晦澀難懂的概念時,如果能夠結合生活實例分析,就能化繁為簡。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很多教師都認為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融入實際生活,若在數學教學中沒有聯系生活實際,那么數學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基于這種現象,很多教師講課時為了有效地將生活內容融入教學中,往往絞盡腦汁,生硬地將生活例子穿插到教學內容中,導致例子與教學內容不符,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數學教學來說,不是所有內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的,所以,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實事求是,符合實際。
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一些生活表面化現象,一些教師雖然在口頭上十分贊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但在實際教學中,僅僅是簡單引入生活例子,并且引入的例子十分牽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掌握了知識,但只是表面理解,沒有深究,無法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另外,實際數學教學中經常存在與社會、與學生生活經驗脫節的現象,主要體現在:(1)目標更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技能的養成,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2)內容過分拘泥課本,忽視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起來。(3)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忽視調動學生生活經驗,忽視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意識和興趣,忽視讓學生活潑、主動地學習。(4)練習時以反復強化為主,以至于學生作業量過多,課業負擔過重,忽視數學實用價值。(5)評價上對書本知識、運算和推理技能關注較多,對學生學習態度、情感及實踐能力關注較少。
三、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趨向及教學設計
如何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設計?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在服務生活,小學數學教學是起始階段,是關鍵階段,作為數學教師,要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今天,樸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數學教學的技巧.
1.有針對性地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個性特點,激發出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地進行學習,小學初始學習階段對數學的興趣培養,為后續學習階段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針對小學生喜歡故事、愛玩游戲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數學教學更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接受數學知識,并使學習積極性得到保持,通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帶動學習的熱情,通過情境設計,以及學生的討論與思考,教學效果會得到提高,學生也會對數學知識盎然興趣,同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在課程設計上注意對興趣的激發,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設計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無趣的數學計算、生僻的名詞可能使小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應盡量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生活化的語言進行課堂教學,用小學生易于接受的語言,去對數學名詞進行描述,讓小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逐漸拉近,逐漸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關聯性,把枯燥乏味的數學運算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熟悉的語言環境、生活行為中對數學更易于接受與理解,最終實現學以致用。
3.加強學生的數學生活化意識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用數學的知識觀點去認識生活中的問題,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活本身是一所大學校,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現象,可以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去體驗生活,對生活中的進行思考,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瑣事中,通過記錄、整理、歸納,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課外練習活動生活化
數學的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堂,生活化的課后練習布置,以及課外活動可以對課堂教學起到鞏固作用,課后練習題與課外活動應以觀察性的活動為主,帶領學生對生活中的各種環境進行了解,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學生將更牢固地掌握學過知識點,這樣,學生在課后得到了教學實踐,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很多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都應用生活化元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很多教師對生活化元素的應用不當,導致教學效果不顯著。所以,教師對于數學教學中生活化元素的應用,一定要進行合理的思考設計,從而制定出最佳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劉崇立.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7(65):90-90.
[2]田中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113-113.
(作者單位:南寧市秀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