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芳
【摘要】 日記是聾生語文作業中的最主要的形式,我們在日記中可以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交往,對學校、家庭、社會的看法及思想動態。在日記批改中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讓語文教學進一步為育人服務。
【關鍵詞】 聾生 日記作業 批改 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 G7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41-01
0
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日記作業是聾生主要作業形式。一般聾生在小學二、三年級就開始練習寫日記,剛開始是根據語文課中的句式結合生活的具體的情況寫,如:今天,是我值日。我拿板擦擦黑板等,然后慢慢的寫意思通順連續的話。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日記內容與字數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日記不再是單純為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發展服務,還可以從中發現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同學交往,了解學生對學校、家庭、社會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的看法等,教師在日記批改中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讓語文學習直接為育人服務。
一、在日記中批改中關注學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
《聾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6版)中提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聾生正確的思想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的思維方式、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自立自強的人生態度。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引導聾生克服聽力障礙帶來的困難、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背踔袑W段是聾生成長的關鍵期。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強,對事物的認識偏激,思想上的困惑特別多。加上聾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受到限制,往往對事物的判斷存在偏差。如一學生在日記中寫同學哄搶食堂水果的情況,他說“……同學們一下子就圍了上去,你一個我一個的搶起梨。X琦同學一下子搶了四五個,他得意得哈哈大笑。我一個也沒有拿到,很傷心。”很明顯,這位學生對哄搶水果的行為并沒有正確的認識,潛在還有認為搶得多的同學很才是了不起的,也為自己沒搶到還感到沮喪。看到這個內容后,我就把學生找來,問清楚事情的經過后,和他一起就哄搶事件進行了分析。第二天他就在日記中寫著“搶得多并沒有什么值得得意的,如果大家都自覺拿一個才是文明的行為。我覺得王老師說的對!”
日常生活的很多小事,對學生來說就是大事,當學生在日記作業中敘述出了問題時,就可以在批改時與學生進行文字對話,也可以把學生找過來個別談話。讓學生能正確的認識周圍的人和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與價值觀。
二、正確對待學生在日記中表達出的情感傾向
青春期的孩子對情感的處理懵懵懂懂,男女生的交往中也常會出現一些朦朧的好感。如班里一男生,今年開學之后,他的日記中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另外一個女孩的名字:他進教室,那個女孩在看課外書;上課時,那個女孩能回答老師的問題,真厲害;晚自習,那個女孩和別人說話,也不知道說什么這么高興。整個人顯得沒精打采,患得患失的狀態。
在日記中發現這個情況后,我馬上進行了解:原來這兩個學生住在同一個縣城,每個周五都一起坐車回家,接觸多了就引起了情感波動。看到這種傾向,我把學生情況與班主任、家長都進行了溝通,最后家長決定讓他們各自單獨回家,班主任推薦他參加喜歡的興趣小組,布置體育鍛煉的任務等,三方結合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的情況也恢復了正常,最明顯的就是日記中的內容不再集中于這個女孩身上。
有時候學生會在日記中發泄自己的不滿,也會發表對身邊事物發情自己的看法,這其中不乏有錯誤的。出現這中情況其實也是正常的,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正確的認識事物,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不能批評、指責,而是應該先接納,再疏導。不能隨便把學生在日記中寫的“私事”暴露給其他人,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真誠地對待他,幫助他。
三、用日記批改耐心疏導學生的情緒行為問題
在日記作業中,有很多學生流露出思想情感,當我們發現學生有悲觀、怨恨等情緒行為時,可以幫助他分析問題,讓他建立正確對待的行為和方式,耐心疏導學生的情緒行為問題。
如班里級有一個苗X同學,在學校藝術節活動期間,日記中充斥著一種不滿情緒, “我很無聊”“我覺得沒意思,不說了”之類的語句反復出現。藝術節活動后,他在日記逐個評論了藝術舉行的活動,認為大多數活動沒有意思太浪費時間。他還把他認識的幾位老師在藝術節期間的表現一一寫了出來。只三位老師得到了他的認可,其他老師都被他認為是“懶惰”“說謊”“騙人”的人。
看到這篇日記,結合前面日記中發現的問題,我找他做了個別談話,了解到在藝術節期間,有的老師因為負責學校的事情比較多,就出現了有些課調了課或者安排自習,他就認為這是老師在偷懶。學校的活動不僅是給七年級學生設計的,還為低年級小朋友、肢殘學生以及智力障礙學生分別設計了一些活動,他就認為活動沒意思……經過談話,他的情緒有所好轉。
接下去的一段時間,我只要發現他有日記中出現“無聊”“沒意思”之類的語句,就一定會在批改評語中作出評價,并引導他去看課外書,參加體育鍛煉等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評語交談,他的情緒終于轉變了過來,在校學習生活的精神狀態也變好了。
堅持寫日記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學生的日記還可以變成一本溝通本,在師生在日記與批改的過程中相互信任,交流溝通把人主關懷參透在作業批改中,為學生創建一片心靈的溫暖空間,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
[ 參 考 文 獻 ]
[1]劉云杉.學校生活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03.
[2]高德勝.論批發日記的道德影響[J].思想理論教育,2008(06):4-7.
[3]教育部. 聾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6版.
[4]萬穎銳.從日記管窺聾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 [J]. 西部素質教育,2016(0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