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薇宇
【摘要】 在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文言文的教學始終都是十分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這是因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有著較大區(qū)別,學生難以真正理解,而教師也無法運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這使得文言文的教學質量始終無法提高。這時,教師就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更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關鍵詞】 中職學校 文言文教學 改革創(chuàng)新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69-01
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開始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這也使得很多學生開始不重視文言文的學習,認為文言文對自己的發(fā)展并無作用。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教師能夠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重視,采用多媒體、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欲望,使其感受到古典之美。
一、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重視
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文言文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只有學生能夠重視文言文,學會文言文,才能夠感受到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能夠繼承和發(fā)揚先輩們留下的知識財富,才能夠推動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振興。文言文中的語句都是經(jīng)過精煉的,這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需要教師能夠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這一教學資源。中職教師需要從自身做起,重視文言文的教學,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技能和方法,使其能夠真正感受到文言文中的思想與情感,最終可以愛上文言文,主動學習和了解文言文。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相對于現(xiàn)代文來說,文言文十分的晦澀難懂。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師能夠利用的教學方法也逐漸增多,教學資源也隨之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文言文的理解和教學難度。
(一)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
在開展教學新課程之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中,營造出一個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此時,教師就可以先從網(wǎng)絡上搜集與文言文相關的資料,例如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事跡等,通過視頻、圖片、文字、音頻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構建出恰當?shù)慕虒W情境,使學生能夠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借助多媒體導入新知識,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眼球,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知識的學習中。
相對于現(xiàn)代文的教學來說,文言文中作者的介紹十分重要。這是因為文言文所處的時代較為久遠,文章內容較為難懂,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主要阻礙。如果學生能夠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了解文言文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那么學生將會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文言文,感受其中隱藏的文化內涵。
(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上課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在學習文言文時,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朗讀整篇文言文。但是在文言文中,會有很多的生僻詞、通假字等,學生讀起來較為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該片文言文的朗讀音頻。學生需要認真聆聽,學習其中每個字的讀音,掌握斷句的方法,這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練好基礎。學生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需要掌握閱讀的方法,即初讀、泛讀、賞讀、熟讀。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美,了解其隱藏的傳統(tǒng)文化,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朗讀音頻的存在,能夠更好地將文言文詮釋出來,學生在模仿音頻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節(jié)奏的頓挫、表達的情感,以此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好任務,學生需要將自己朗讀文言文的過程錄制下來,聆聽自己的發(fā)音是否正確。
在解答文言文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視頻、動畫等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句話的句意。采用這種繪聲繪色的方式,能夠集中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還能夠節(jié)省教師寫板書的時間,緩解教學壓力,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去跟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
(三)課文討論分析階段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文言文的學習還是存在較高難度的,這時教師就需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同時還要準確把握學生討論內容的方向和深度。針對文言文中某個字詞的解釋、表達的思想,可以讓學生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研究,之后教師要提出問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需要將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分享出來,教師要進行簡單的點評,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學生去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變化,然后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總結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生還需要將文章的主旨提煉出來,概括整篇文言文的主要內容。在這樣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中,能夠增加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欲望和興趣,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與歸納能力。
三、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職教師需要格外重視個人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文言文誦讀能力,擁有十分扎實的文學功底,能夠有感情地朗讀文言文,使學生能夠受到語言的感染、情感的熏陶,融入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意境中,借此提高學生的語感;其次,教師需要具備古代文化的知識素養(yǎng)。教師并非是萬能的,同樣是需要學習和積累的,需要用心觀察,將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傳遞給學生。文言文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文化內涵也是不同的,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具備更多寬廣的知識面,還需要運用正確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使其能夠真正理解文言文;最后,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情感。教師需要借助豐富的情感創(chuàng)設各式各樣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在這些情境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與情感,這樣課堂氛圍才能夠更加活躍。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的教學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師必須要引起重視,同時也要讓學生能夠重視文言文的學習。中職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使其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 參 考 文 獻 ]
[1]趙艷梅.中職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158-159.
[2]彭程熙.淺談中職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J].職業(yè),2018(24):113-114.
[3]石瑾.中職學校文言文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J].文學教育(下),2015(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