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霞
【摘要】 作為一門以實驗為依據的學科,化學科目中的實驗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化學概念內容,鞏固化學相應的知識,還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 化學實驗 興趣 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086-01
0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人們對科學規律的發現是通過對自然現象的反復觀察、探究和驗證逐步完成的。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方法,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學實驗能力。”
化學主要以實驗為中心,因此開展實驗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它可以使學生變被動的知識接受為主動參與教學,并在實驗中主動的獲取知識,同時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發揮實驗的特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于實驗充滿好奇,也充滿興趣。化學演示實驗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教材中的化學演示實驗具有相當的基礎性、目的性、典型性、指導性的意義,教師應該熟悉并熟練地進行相關實驗的演示,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所需藥品、操作步驟,并認真觀察和記錄現象,并認真密思考,得出結論。親身體驗獲得知識內容對學生來說印象更深刻些。
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實驗相關內容的前提是教師能夠熟練地進行實驗操作,并且能夠進行相應的啟發。通過熟練的操作去影響、感染學生。并且告知學生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并且讓學生明白不遵守實驗規則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指正學生的不規范操作,讓學生逐步地能夠正確地進行實驗的相關操作,得到觀察到相應的實驗現象及結論。實驗的成功帶來的成就感能夠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利用和生活相關的小實驗,也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原電池》這個部分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水果電池,利用學生天天都能吃到的水果,產生電流,使燈泡亮起來,就可以激發學生對原電池原理的興趣。
二、實驗中充分利用“微課小視頻”
在課堂演示實驗中,由于條件所限,有的帶有毒性的實驗不適宜在教室中完成。這種情
況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小視頻”。先在實驗室中完成,錄好視頻,在課堂上通過視頻將相關內容展示給學生。同時也可以彌補由于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錯過演示實驗中的重要環節,還有的學生因為坐在教室的后排看不到實驗現象的缺陷。教師利用微課把實驗的過程制作成微課程,以微視頻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看,可以讓學生對實驗擁有直觀、立體的認識,同時也減少了部分實驗帶來的危險。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實驗:氫氣在氯氣中燃燒,鐵在氯氣中燃燒,銅在氯氣中燃燒,以及探究氯氣的漂白性實驗。由于氯氣有毒,不易儲存,最好現制現用。所以制作為微課小視頻更有利于教學。再比如,必修二第四章第一節中的實驗4-1《鋁熱反應》,這個實驗的危險系數比較高,教室里現場完成容易誤傷學生,安全起見,可以采用錄制微課小視頻的方法。
三、適當改進課堂演示實驗
在課堂演示實驗中,為了更好地展示實驗效果,以減少實驗帶來的污染,可以適當地對演示實驗進行相應地改進。例如,必修一第四章第四節的內容中涉及的銅與濃硝酸的反應,為了減少二氧化氮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可以采用雙孔橡膠塞,用兩只醫用注射器,一只盛裝濃硝酸,一只盛裝氫氧化鈉溶液。實驗中,先將濃硝酸注入待反應完觀察到紅棕色氣體后,再將氫氧化鈉溶液注入,反應二氧化氮,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四、實驗后的反思
課后反思在我們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們不但要反思我們教學過程中過失和不當的地方,還要反思成功的地方。以便更好地進行以后的教學活動。
[ 參 考 文 獻 ]
[1]陳亭霞.微課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考試周刊.2016.59 .
[2]黃丹.高中化學實驗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化學教與學.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