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麗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較為主要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知識獲取以及人文素養的培養有著較大的影響。然而,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身不具備獨立完成閱讀的能力,需要家長或者教師予以有效引導,以保證閱讀質量。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路徑與方法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親子閱讀;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
親子閱讀主要是指,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由家長陪同來完成語文閱讀活動,而家長在閱讀期間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完成閱讀。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親子閱讀引入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一些問題而影響到其落實的有效性。因此,從實際角度出發,對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路徑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親子閱讀引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親子閱讀又被稱之為親子共讀,在實踐的過程中主要是將書作為媒介,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與家長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完成共同閱讀的這一過程,對于學生課外閱讀以及小學語文閱讀輔導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一個初步發育階段,對于閱讀的概念性不強,若是單純依靠自己的力量,則難以起到較好的效果。親子閱讀就是為了予以小學低年級學生有效指導而產生的一種輔導方式。然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仍然會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了親子閱讀的有效性。首先,是家長在閱讀材料選擇方面不夠嚴謹。隨著時代發展,現如今市場中往往包含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課外閱讀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家長無法進行有效甄別,無法選擇出更為適宜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讀物,或者選擇存在盲目性,不利于語文閱讀輔導工作的順利完成。其次,有很大部分家長沒有理解親子閱讀的主要意義,在實踐中沒有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智力思維培養等,影響到了親子閱讀實施的有效性。最后,指導方法不科學。家長在沒有掌握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規律、閱讀特點的情況下,盲目進行指導,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出現閱讀問題以后,缺乏足夠耐心予以引導,都是需要在今后加以改善、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有效路徑
基于上述分析,親子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輔導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對于規范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行為、規避閱讀錯誤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家長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在語文教師的幫助下,更好地參與到親子閱讀中,解決一系列存在問題,幫助孩子完成閱讀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在閱讀材料選擇方面,家長必須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特點的情況下來完成選擇,應該盡可能選擇一些具有科普性、文學性、趣味性的閱讀材料,讓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閱讀。如童話、語言、文學、科普類型的體裁,一方面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閱讀特點,且學生普遍對這些內容具有較強的興趣;另一方面則是應該注重圖文結合,若是單方面的文字講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或者是部分內容難以理解的情況,而帶有插圖的文本,可以對文字進行一個較好的說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家長在選擇閱讀材料的過程中還應該盡可能選擇題材多樣的材料,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來更進一步獲得知識內容,拓展學生視野,為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學習累積寶貴素材。
(二)充分了解親子閱讀的重要性
為了保證親子閱讀的有效性,家長必須充分了解親子閱讀的意義,才能夠充分發揮親子閱讀的積極作用。親子閱讀存在的主要意義,就在于要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閱讀,而家長則要對孩子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閱讀中進行思想情感、閱讀體驗等方面的交流,讓學生能夠形成敢于質疑、勤于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閱讀習慣。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一個啟蒙階段,習慣、思維等都在形成、發育階段,因此家長必須要意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然后積極參與其中,為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養成創造有利條件。
(三)采用更為靈活的指導方法
在實踐中,家長應該掌握一些靈活的指導方法,在學生出現問題時予以有效解答,而不是通過說教的方式來完成指導,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完成。例如,家長可以從親子聽讀開始,將學生逐步引入閱讀中,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情感,也可以采用“閱讀——思考——討論——再閱讀——再討論”的方式來完成親子閱讀,保證其有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親子閱讀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工作相互結合是一種需求,而家長也需要充分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學生家長應通過合理選擇閱讀材料、充分了解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采用更為靈活的指導方法等方式來積極參與其中,為小學低年級學生提供更為高效的閱讀指導,充分發揮閱讀輔導的正向作用,提高小學生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寶鳳. 將“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探討[J]. 新課程學習(下),2014(1):49-49.
[2]劉曉虹. 將“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構想[J]. 新課程,2018(4):177-177.